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市“十四五”工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 (昆政发〔2022〕21号)
“十四五”时期是昆明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时期,更是昆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将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一方面,创新将成为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创新驱动和科技强国战略持续深入推进;实体经济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一系列利好政策陆续出台持续加码;“双循环”新格局加快形成,改革开放和“一带一路”不断深化;“新基建”步入快车道加速落地,营造新应用场景催生新模式新业态。
发布单位 |
昆明市人民政府
|
发布文号 | 昆政发〔2022〕21号 |
发布日期 | 2022-11-22 | 生效日期 | 2022-11-22 |
有效性状态 | 阶段性文件 | 废止日期 | 暂无 |
属性 | 专业属性 | 其他 | |
备注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滇中新区管委会,各开发(度假)区、自贸试验(经济合作)区管委会,各直属机构,市属企业:
现将《昆明市“十四五”工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执行。
昆明市人民政府
2022年11月15日
(本文有删减)
昆明市“十四五”工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一、 站在新起点:回顾与展望
(一)发展回顾
“十三五”时期,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工业领域牢固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4+4”重点产业,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工业经济呈现“速度较快、质效双升”的良好态势,为“十四五”时期工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量规模稳中有升。坚持存量盘活,增量做优,全市工业经济基本面较为稳健。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较2015年增加1027.2亿元;202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1325亿元,占全省四分之一左右。“十三五”期间,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10.2%。
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坚持进退并举,精准施策,产业结构日趋优化。2020年“4+4”重点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83.3%,较2016年提高4.5个百分点,对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97.4%。其中4个优势传统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较2016年增长45.1%,4个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增长28.6%,“一烟独大”的格局得到逐步改善。
创新活力不断激发。认真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不断加快,涌现出稀贵金属溅射靶材、无人搬运车单机及系统、锡基合金多级真空蒸馏技术、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领先技术和产品。截至2020年底,全市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省级252家、市级450家,较2015年分别新增2家、90家和248家,建成第二批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
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强化项目全流程服务,加大重点项目会办、督办和查办,一批支撑未来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或竣工投产。“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49个、竣工194个。北汽新能源昆明公司建成投产,东风云汽整体搬迁升级改造项目试生产;京东方微显示器实现量产,闻泰科技昆明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建成;浪潮云南智能制造生产基地产品正式下线,计算机、服务器首次实现“云南造”。
承载能力大幅增强。坚持以调整优化工业布局为抓手,以引导产业集聚为核心,加快工业项目入园落地。全市共规划建设工业园区16个,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较2015年提高81.2%。其中,高新区、经开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0亿元,五华产业园区、安宁产业园区突破1000亿元。拥有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4个、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6个,分别占全省的50.0%、28.6%。
绿色发展成效明显。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焦化、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共淘汰产能550万吨。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15年下降23.0%。持续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十三五”期间全市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4家、绿色工厂19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家、绿色设计产品18个。东川区、安宁市成功列入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名单。
“十三五”期间,全市工业发展水平虽然稳步提高,但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尚处于高质量发展起步阶段,产业基础和产业生态存在明显短板,工业现状水平与高质量发展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工业经济规模偏小、工业增速明显放缓,产业内部结构失衡、传统产业比重过高,研发投入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亟待提升,要素成本居高不下、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园区配套体系滞后、协同机制亟待健全等方面,与工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不匹配,须从战略高度引起重视。
(二)形势展望
“十四五”时期是昆明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时期,更是昆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将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一方面,创新将成为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创新驱动和科技强国战略持续深入推进;实体经济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一系列利好政策陆续出台持续加码;“双循环”新格局加快形成,改革开放和“一带一路”不断深化;“新基建”步入快车道加速落地,营造新应用场景催生新模式新业态。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道阻且长,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对新旧动能转换提出更高要求、区域竞争不断加剧导致产业“突围”难度增大,宏观环境的错综复杂对产业转型与创新发展带来更多不确定因素。全市工业经济必须深入对接制造强国、科技强国等国家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以高质量发展擎起全市经济发展的“顶梁柱”。
二、 描绘新蓝图: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建立健全有利于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通过夯基础、补链条、聚主体、转方式、优载体、促开放,构建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迭代升级的现代工业体系,谋划一批引领全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将新兴产业打造成为昆明工业的新引擎,全链条重塑传统产业新优势,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实现质量、动力和效率“三大变革”,推动全市工业大调整、快升级,走出一条高质量、跨越式、超常规的发展道路。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优化产业资源和创新资源配置,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政府重点弥补共性技术缺失、基础薄弱等市场失灵环节,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坚持创新驱动与绿色低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推动昆明市工业产品向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同时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工业体系,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全面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坚持增量引入与存量优化。按照巩固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两头重、两手抓”的发展要求,加大优质增量引入力度,加快新一轮科技革命创新产业导入和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培育一批面向未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对存量产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支持力度。
坚持独立自主与开放创新。重视核心关键技术独立自主可控,推动创新自主化,加强制度和规则标准体系建设,保障产业安全和国家安全,同时坚持推进高水平开放,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
(三)发展目标
1. “十四五”发展目标
规模结构目标:到2025年,全市工业规模显著提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0.0%,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升到40.0%。
质量效益目标:到2025年,细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占比力争超过35.0%。工业发展质量效益大幅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00万元/人。
创新能力目标:到2025年,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力争达到1.15%;在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细分产业领域培育形成若干走在全国前列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绿色集约目标:到202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在2020年的基础上下降15.0%以上,工业进一步向园区集聚发展。
融合发展目标:到2025年,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水平居西部地区前列,培育5个技术水平国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2. 2035年远景目标
展望2035年,工业成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柱和现代化建设的先锋力量,创新生态高度活跃,以新兴产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根基更加稳固,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走在西南前列,形成一批全国一流的产业地标,建设成为双循环新格局下立足西南、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现代工业核心区和区域性国际产业高地。
三、 培育新动能:构建现代工业体系
立足昆明产业基础,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按照“增量优质、存量优化”的要求,发展壮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将其打造成为昆明工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重塑化工、冶金、非烟轻工、烟草及配套等传统产业新优势,构建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迭代升级的现代工业体系。
(一)打造新兴产业新引擎
聚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领域,拓展优质增量,重点培育和引入创新型领军企业,加快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品牌,为昆明工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有力支撑全市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1. 电子信息
(1)发展目标
把握新动能、新消费为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带来的新支撑、新契机,顺应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趋势;加快5G、信创等前沿产业融合发展,带动产业整体升级;超前布局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和未来先导环节,培育前沿新优势。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实现从“结构单一、地位边缘、技术追赶”到“多业融合、核心支撑、创新引领”的转变。力争到2025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00亿元。
(2)重点方向
智能终端。积极发展5G智能终端产业,提升智能终端、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物联网终端研发和制造能力,通过产业链招商吸引电子器件、PCB(印制电路板)、传感器等产业链上游企业落户昆明,加速构建智能终端制造产业生态。
新型显示。推动硅基OLED微显示产业规模的扩充和产业生态的完善,提高智能终端、硅基OLED及配套等产业智能化制造能力,逐步招引硅基OLED驱动芯片、核心器件及材料等产业链上游环节企业,支持建设下一代显示屏和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终端制造产线,建立完善的“新型显示”产业链。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支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持续提升服务器和计算机产品制造能力,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在政务办公、城市管理等领域应用,以应用带动产业发展。
(3)重点举措
加快产业链延链补链。坚持承接前沿产业转移与改造本地传统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重点围绕智能终端、硅基OLED等重点产业,加快产业链图谱研究,编制产业链施工图,以强链延链补链为方向,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吸引产业链各环节企业落地,推进关联产业项目集聚发展。支持园区错位发展。科学合理优化电子信息制造业布局,支持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空港经济区等错位发展。其中,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主要发展智能终端、大数据、物联网产业;空港经济区主要发展硅基OLED、汽车电子产业;高新区、经开区主要发展智能终端、光电子等产业。以应用带动产业发展。在大数据、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新兴领域支持企业投资新技术、新项目、新业态,全方位、多角度推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以点带面、形成示范效应。引导企业开展云计算、大数据、VR/AR、5G、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支持360度VR4K(超高清分辨率)景点直播、远程水质监测、AR人脸识别、无人机高清视频等示范应用创新,通过应用示范带动智能杆塔、物联网、虚拟现实等关联产业发展。
2. 生物医药
(1)思路目标
把握健康消费升级趋势,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加速壮大生物医药产业。充分挖掘医药资源优势,强化优质药材资源供给和就地转化,做优中药饮片、民族药等传统医药产业存量,做大新型疫苗、细胞治疗、生物制剂、工业大麻和健康产品等产业发展增量,支持生物技术药、化药(仿制药)、天然健康品与现代中药、高端医疗器械等创新发展,全力打造“中国健康之城”。力争到2025年生物医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00亿元。
(2)重点方向
生物技术药。抢先布局生物药前沿领域,加快细菌疫苗、病毒疫苗、核酸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多联多价疫苗等新型疫苗的开发,加强精准医学技术研究,推进白蛋白、凝血因子、免疫球蛋白等需求量较大产品的产业化进程,开发各类抗体药物。加强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研究,支持免疫细胞治疗、3D(三维)生物打印再生医学等产品创新发展。
化药(仿制药)。抓住全球专利药专利保护期密集到期机遇,积极布局首仿药。鼓励企业针对重大疾病开展创新药、改良型新药研发。适度发展高端化学原料药,重点突破国内短缺原料药品种研发,发展用于抗癌药物、激素药物等的高效原料药。推动“中间体+原料药+化学制剂”联合发展。
现代中药与天然健康品。推动中药产业转型壮大,发展精制中药饮片、配方颗粒及深度开发产品,加强中药名方二次开发和经典民族药开发利用。依托全省三七、天麻等大品种以及薏仁、茯苓等药食同源中药材品种原料优势,开发具有抗氧化、减肥、增强免疫力、辅助改善记忆、养护皮肤等功能的系列保健食品、功能性饮品和特殊用途化妆品。积极推动工业大麻向化妆品、食品、药品、新材料等领域延伸应用,打造全国第一、全球领先的工业大麻产业高地。
高端医疗器械。开发生产高端植介入产品和高值医用耗材,培育医学影像设备、体外诊断设备等高端医疗器械产业,丰富移动医疗设备、远程医疗设备等产品种类,开发智能灸疗仪、罐疗仪等中医特色诊疗设备,创新培育一批可穿戴健康智能设备。
(3)重点举措
搭建创新支撑平台。围绕天然药物筛选和成药性研究、药物临床前研究、药物安全性评价和药物中试等重点领域,建设一批创新研发平台、临床试验平台、检验检测平台,用好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中试生产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支持手性小分子药的制备及制剂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注射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形成覆盖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的创新支撑体系,提升全市生物医药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加强优质原料基地建设。加强中药材资源保护、良种选育繁育、种植基地建设和产地初加工,建立昆明特色的高山优质中药材基地,打造中药材原材料“第一车间”,争创“云药之乡”,加快推进工业大麻、三七、灯盏花、滇重楼、石斛等优质健康原料种植规模化发展,推进一批中药材稀缺品种发展,保障生物医药产业优质健康原料供应。医药医疗医保联动发展。健全医药与医疗、医保联动发展机制,支持昆明细胞临床研究医院建设,鼓励企业与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合作推广精准诊疗方案,探索创建由企业和医疗机构共建的临床试验基地和品牌应用推广示范基地,对于本地企业生产的拥有专利技术的新药和医疗器械或经国家、省、市认定的新产品,优先列入昆明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并纳入昆明市医保报销范围,推动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基因检测技术和干细胞应用相关产业进入各级政府采购目录。
3. 新材料
(1)思路目标
主要聚焦有色金属新材料、稀贵金属新材料、电子新材料、化工及新能源电池材料4个领域,逐步实施重点领域的建链、补链、强链工程,不断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水平,培育一批产值超百亿元的行业龙头企业、产值超五亿元的领军企业,建设一批规模大、链条长、拉动力强的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力争到2025年新材料产业工业总产值突破1200亿元。
(2)重点方向
有色金属材料方面,重点发展铝、铜、锡等新材料产业细分链条。稀贵金属新材料方面,大力发展合金功能材料、信息功能材料、高纯材料、前驱体材料、贵金属电子浆料、环保催化材料等产业,鼓励发展稀贵金属资源回收利用,将昆明打造为中国“铂都”。电子新材料方面,重点发展锗基半导体材料和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等产业。化工及新能源电池材料方面,重点谋划布局丙烯腈、顺酐、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EPS(聚苯乙烯泡沫)等材料;依托磷化工产业基础,联动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完善全市锂电新能源产业链布局,初步构建起富有特色的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链。
(3)重点举措
实施材料强基强链工程。聚焦铜铝有色金属、稀贵金属、半导体材料和绿色新能源材料等细分优势领域,梳理产业链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开展补链强链,打造“水电铝—铝板带材和铝合金材料—超薄铝箔、汽车用铝合金材料等精深加工产品”、“阴极铜—铜箔和电工用铜线坯—高端电线电缆”、“贵金属化学与催化材料、贵金属电子浆料、贵金属合金材料、贵金属高纯材料为主的贵金属新材料制造—贵金属资源循环利用—贵金属供给服务”、“锗、铟、镓—光学材料、磷化铟、砷化镓—红外热电探测器及整机”、“磷酸铁—磷酸铁锂、六氟磷酸锂、石墨、铜箔、铝箔、隔膜—新能源电池”等一批特色产业链条。实施创新成果转化工程。加快建立以龙头企业为引领的产学研联合体,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瓶颈;在稀贵金属、有色金属等领域依托龙头企业建设一批集技术集成、熟化和工程化试验服务为一体的开放型科技成果中试基地。
4. 先进装备制造
(1)思路目标
把握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机遇,发挥机床在先进装备制造中的工业母机作用,全面增强先进装备的自主可控能力、软硬一体能力、基础配套能力和服务增值能力,持续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做大做强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汽车,做精做优轨道交通装备、汽车配套装备两大优势特色装备,引培结合形成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先进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
(2)重点方向
智能制造装备。以智能制造装备带动全市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智能机器人;提高高端数控机床市场竞争力;加快自动化物流及其成套装备应用推广;提高工业控制系统、精密仪器、智能传感器等智能制造装备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
新能源汽车。以纯电动汽车为主要发展方向,以纯电动新能源客车、乘用车、专用车等整车生产带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整车控制器总成等核心零部件发展;支持燃料电池汽车创新发展,开展氢燃料电池系统集成技术创新;前瞻布局无人驾驶、车联网等前沿领域。
轨道交通装备。发展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客运电力机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等高端轨道交通装备,提高动力总成、电气控制、数据采集通信、设备运营维护管理系统等关键部件和系统配套能力。
汽车配套装备。积极发展节油、可靠、高效的国六标准柴油发动机,鼓励开展商用车轻型汽油机、混合动力等创新产品研发,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大发动机前沿技术攻关,提高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水平。培育发展新能源装备、智能电网及配套设备、节能环保装备等。
新能源电池。发挥昆明市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围绕电芯、电池制造,发展“资源—材料—电芯—电池—应用—梯次综合利用”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实现全市电池产业“全链条、矩阵式、集群化”发展。
(3)重点举措
实施昆明智造赋能行动。聚焦医药、电子信息、汽车、化工、冶金等重点领域,大力推进“机器换人、设备换芯”,全面推进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形成10—15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培育一批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和平台服务商。加快龙头企业“领航补链”。发挥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的特点,围绕装备龙头企业发展需求,重点突破高精度仪器仪表、控制器、智能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制造技术,引入一批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等配套企业和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等配套服务企业,构建由零部件配套、基础制造到整机成套装备的产业发展梯队。加快先进装备推广应用。促进先进装备技术与产品示范应用,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加快新能源汽车在公交、出租、环卫、邮政、景区观光、公务车等领域的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培育重点装备产品品牌。支持企业实施质量第一、品牌优先的发展战略,培育和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行业主导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的装备产品,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面向南亚东南亚推动一批先进装备制造品牌产品“走出去”。明确新能源电池发展方向。在新能源电池领域,大力发展动力电池和消费电池产业,重点发展储能电池产业;在新能源电池材料领域,重点发展磷酸铁锂、磷酸锰锂、磷酸锰铁锂、三元(镍钴锰)等正极材料产业,加快布局生产石墨、氧化亚硅、电解液、隔膜、铜箔、铝箔等材料。充分利用锂、锰、镍、铜、硅、铝、磷、石墨等矿产资源,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提升关键基础原材料供应链稳定性。培育引进电池模组和电池包组装生产线,支持做大做强新能源电池终端产品。
(二)重塑传统产业新优势
推动化工、冶金、非烟轻工、烟草及配套产业四个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推进“互联网+”、“大数据+”、“机器人+”、“标准化+”在传统优势产业领域融合应用,持续巩固传统产业的优势和市场份额,加快传统优势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的中高端转型迈进。
1. 化工
(1)思路目标
以结构调整、改造提升为主线,重点打造石油化工、磷化工、钛化工为主体的化工产业集群,依托龙头企业加快化工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提升高端化工产品规模和水平。力争到2025年化工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00亿元。
(2)重点方向
加快石化下游产业链延伸,打造以炼油及石化产品延伸加工为核心的石化产业园区,建设以有机原料、合成树脂、工程塑料、加工助剂、精细化工、特种橡胶、石油焦炭、沥青等为主的石化产业集群,建成全国重要的炼化一体化石油化工基地。加快磷化工转型升级,优化提升高浓度磷复肥等大宗磷复肥产品,推动传统磷化工向食品级、医药级、电子级精细磷化工转型,与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耦合发展。强化提升钛化工产业基础,推动高端钛白粉等产品向医药、食品等领域延伸。
(3)重点举措
加强化工行业准入与管理。严格落实化工行业管理标准和项目准入条件,支持企业主动化解过剩产能,加强和引导化工产业行业自律管理,促进化工产业向规范化和健康化发展。支持化工企业绿色技术改造。支持磷化工、石油化工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绿色生产工艺和装备,实施节能改造、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等绿色化技术改造项目。强化安全生产依法治理,加强安全法制体系建设,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做好做实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坚决守住安全红线和底线。积极开展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隐患排查,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
2. 冶金
(1)思路目标
深入挖掘和对接交通、房地产、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对冶金产品的需求,有效利用现有冶金资源和产能,提高冶金产品质量和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提升冶金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力争到2025年,冶金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600亿元。
(2)重点方向
铜铝合金产品。不断提高型材、板材、线材等铜铝产品品质,丰富电工用铜线坯、铸铜转子、运输用轻量化铝合金材料、铝合金护围板等深加工产品品种。稀贵金属和精深加工。提高超细锌粉、氧化锌粉等铅锌精深加工产品和金银贵金属精深加工占比,支持传统冶金与有色金属新材料的互动发展。黑色金属产品。做优不锈钢及其制品、矿用支护钢、轻轨、彩涂钢板、中厚板等钢材产品,鼓励研发高强度结构钢、高档工模具钢、高温高压锅炉钢、特种耐蚀钢等钢铁新品种,提高高端钢材产品占比,支撑本地新兴产业需求。
(3)重点举措
实施高端产品培育计划。发挥在全省范围内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等要素相对密集优势,立足本市市场,依托省内市场,开拓省外及南亚东南亚周边市场,深入挖掘和对接交通、房地产、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对冶金产品的需求,研发生产一批适销对路的冶金中高端产品,加快推动冶金产品升级换代。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以武钢昆钢搬迁、中铜搬迁、滇金公司搬迁为契机,推动冶金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绿色技改和循环化发展。进一步强化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冶金企业实施绿色改造、资源循环利用示范、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加快构建高效节能低碳循环的绿色冶金制造体系。
3. 非烟轻工
(1)思路目标
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主攻方向,加快结构调整,强化产业拓链补链强链,巩固提升优势产业链群,重点丰富和提高绿色食品、家具家居、包装印刷及纸制品、塑料制品、工艺品、时尚服装和特色纺织产品的品类和品质,提高产品知名度,支持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优势突出的非烟轻工体系,为推动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力争到2025年非烟轻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00亿元。
(2)重点方向
绿色食品。打好“绿色食品牌”,以“突出特色、集约集聚、精深加工、绿色安全”为主攻方向,以“中国最优、世界一流”为目标,提高云菜、云果、云茶、云花、云肉等品质,着力培育食品工业产业链发展模式,积极发展精深农副食品加工产品,打造高端特色乳制品、绿色方便休闲食品、饮料和酒、肉制品、功能保健食品五大优势产品系列,推动食品行业向精深加工发展。积极引进一批国内食品百强企业及国内外知名食品企业,做大食品产业总部经济。
家具家居产品。突出基地建设对行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把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打造区域品牌等方面作为培育重点,推动木材加工及家具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升级,培育发展集木材加工、家具制造、五金配件、物流销售于一体的家具家居产业。推动家具制造行业向绿色、环保、健康、精细、时尚、个性化方向发展,打造本地家具产业区域品牌。
包装印刷及纸制品。大力推动包装印刷规模化、高端化发展,加强包装印刷与绿色食品、塑料制品、纸制品、化工品等产业链串联,大力发展以纸质包装、塑料包装、生物材料新型包装为重点的食品包装产业,推动食品包装向绿色环保、功能多样、安全可靠方向发展。打造“互联网+”包装印刷产业链,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数据驱动、众包设计、云制造等包装生产服务模式。
塑料制品业。充分利用中石油云南炼油基地及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强化塑料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发展。加快推进传统制品向特种工程塑料、高性能塑胶产品等方向调整转型,强化塑料制品加工与塑料机械设备及配套产业的上下游协同,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提升中高端产品比重。优化调整以传统型、低端型的塑料薄膜、塑料管材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加快行业向现代化、绿色化发展,推动传统塑料制品转型升级。积极向高端塑料模具、塑料助剂、塑料机械、医用塑料、塑料托盘业等新兴领域发展。
工艺品制造。加强传统工艺品保护传承与提档升级,充分挖掘少数民族文化、有色金属、珠宝玉石、旅游等优势资源,发挥斑铜、斑锡、乌铜走银、民族刺绣、云子(围棋)等传统工艺品特色优势,加快推动工艺品产业从粗放型原料加工向现代型生产销售转型,提高昆明市工艺品产业规模化、集约化、高端化水平。
特色纺织产品。坚持高端发展、终端延伸、集约集聚,着力优化产业布局、突出结构调整、加强平台建设、扩大招商引资,推动服装纺织行业整体升级,面向个性化、时尚化的消费趋势,围绕研发设计、品牌展示等产业链环节进行布局,进一步壮大全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
(3)重点举措
实施产业集群发展行动。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建设一批特色产业突出、集群效应明显、产业生态完善的特色产业基地。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推进以产业链为纽带、资源要素集聚的园区产业集群建设,加强园区交通、通信、供水、供气、供电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实施创新驱动引领行动。大力引进和培育行业创意设计领军人才和专业机构,对标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创建标准,加快推动消费品工业创新设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行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攻关,促进高新技术、资源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加快推动具有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开展品类品种品质提升专项行动。加大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推动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支持创新品种研发生产,引导非烟轻工企业拓展品类、丰富品种、提升产品品质。加强重点龙头产品品牌建设。加大重点产品的品牌文化建设,形成一批高端消费产品品牌。加大新模式新业态培育。支持优势领军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开展跨界合作,支持制造业企业引入新一代信息技术,向服务化制造、平台化经营和个性化服务方向转型,拓展移动电子商务、网络精准营销、在线定制、线上到线下等创新商业模式;鼓励食品、家具、服装等制造业与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等服务业融合发展。
4. 烟草及配套
(1)思路目标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消费需求和国家批准计划组织卷烟生产和供应,按品牌需求组织原辅材料生产和供应。促进卷烟产品结构调整,巩固中式卷烟原料核心地位。加快推动烟草龙头企业向数字化、绿色化、科技化发展转型,优化升级加工生产线等产业设备,打造现代化烟草配套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烟草及配套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00亿元。
(2)重点方向
烟草及烟叶产品。面向市场多样化和多层次需求,重点推进卷烟产品结构调整,提升高端卷烟,巩固中端卷烟,支持发展冷温卷烟、无烟气烟草制品、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支持雪茄烟原料研发、试种与推广,力争雪茄烟原料国产化取得突破。建设核心烟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强化特色优质高端烟叶开发,加快烟叶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巩固提升云南烟叶主导引领地位。建设智慧烟草农业应用体系及服务平台,推动烟叶育种、种植、收购、调拨、复烤加工、物流、营销全过程数字化,打造烟叶生产智能化机械作业体系。
烟草配套产业。积极引导烟草配套产业向非烟市场拓展,支持市内烟机、滤嘴棒、卷烟纸等烟草配套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发展满足优势产品、创新品类和新型烟草制品发展需要的配套产品,重点发展铜版纸、白卡纸等卷烟用纸,新型烟用添加剂、天然香精香料和高速卷烟搭口胶等技术,加快发展发酵酶制剂、水松纸、丝束、醋酸纤维、香精香料、复合铝箔、油墨、烟用葡萄糖、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为主的烟草配套系列产品,适度发展高环保的新型烟用添加剂、高速卷烟搭口胶,支持和扶持一批优秀包装印刷企业形成产业集中度高、具有自主科技技术成果的配套产业,尽快形成全省乃至全国性的烟草配套专业集团。
(3)重点举措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力。打造“产学研”三位一体、联运融合的现代烟草科技创新平台,构建形成以基础研究平台为支撑、技术研发平台为重点、成果转化平台为关键的梯次衔接创新平台格局,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新型烟草研发、卷烟升级等方面输出高质量科技创新成果。集成应用原材料、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等环节科技资源,促进供需两端精准对接,创新链与产业链紧密融合,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加强新品种选育、生物技术、特色烟叶开发、叶组配方、雪茄烟叶开发、新品卷烟、烟叶多用途利用等前沿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烟草产品内在质量。
提升卷烟品牌竞争力。聚焦优化品牌结构,提高品牌集中度,做优“大重九”、做强“云烟”、做特“红河”,厘清各品牌战略重点和定位,完善品牌布局、品系布局和品类布局。带动品牌结构上移、形象升级,加强品牌管理和维护力度,实现品系、品类发展理念与品牌价值一脉相承。聚焦提高产品供给结构对消费升级和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适配性,稳步实施产品提质、提价、延伸品系,传统品类稳量提档,创新品类增量进位,推动规模品牌提结构、效益品牌上规模,合力驱动结构优化提升。不断提高品质升级、品类创新的系统性与前瞻性,准确把握常规、细支、中支等不同支型卷烟的感官特性,加强产品改造提升。支持烟草产业与文化创意、数字经济等新业态融合发展,培育具有时代特征、内涵丰富、鲜明特色的烟草文化。
四、 重塑新格局:优化工业空间布局
围绕以工业和信息化为主的开发区、产业园区(以下简称为“园区”)加快完善全市工业产业空间布局,聚焦重点领域和环节,充分挖掘、发挥各个园区资源优势和特色。
(一)坚持功能导向,统筹三区工业发展
以各县(市)区功能定位为导向,以高质量发展理念、高标准责任要求统筹并优化全市工业布局,形成支撑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有机空间组合。
1. 产城互动—创新融合引领区
依托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呈贡区等城市功能核心区,遵循工业布局由城区集中向郊区延伸和向以工业园区集聚分布的阶段性变化,发挥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产业要素资源聚集优势,以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为导向,推动产城互动融合发展。坚持疏解调整和优化提升并重,加快推进有色金属冶炼、非烟轻工等传统存量产业向主城区外转移,着力提升科技研发创新能力,推动工业向智能化、高端化、服务化、轻型化转型,引导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工业设计、技术开发、检验检测等现代都市型工业,培育平台经济、总部经济、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
2. 量质并举—先进制造承载区
依托安宁市、晋宁区、富民县、宜良县、嵩明县、石林县等城市功能拓展区,促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协同发展,打造主城区工业疏解承接地和新增、新兴工业项目的重要承载区。发挥园区空间承载潜力大、产业发展基础好等优势,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水平,聚集各类产业要素,增强对工业项目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和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加快化工、冶金、非烟轻工、烟草及配套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形成有力支撑。
3. 绿色优先—生态工业转型区
依托东川区、禄劝县、寻甸县等城市生态涵养区产业载体,发挥生物多样性、重要植被类型集中分布的资源优势,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进高水平生态涵养保护,突出资源型城市转型、生态涵养示范和绿色产业发展,构建以绿色食品加工、循环经济、绿色能源等为主体的生态友好型工业体系。
(二)突出园区引领,强化“两核一极多点”格局
加强对园区的统筹规划,全面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制度创新,充分发挥高新区、经开区全市工业的引领作用,夯实滇中新区工业产业发展基础,推动各类园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形成“两核一极多点”的总体格局。
1. “两核”—高新区和经开区
高新区。发挥全省创新要素密集、新兴产业聚集的优势,聚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强化科技创新、人才汇聚功能,提高新材料等产业研发能力,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生产性服务业等创新业态,加快科技服务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打造工业科技创新驱动核,助推全市工业转型升级,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经开区。发挥经开区在全省工业领域价值链处于相对高端、产业链较为完整、创新链协同较强的基础优势,聚焦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主要方向,积极布局工业大麻深加工等特色领域,巩固烟草及配套产业优势环节,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标杆培育新动能,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率先在重点领域实现集成应用与试点示范,打造云南省智能制造创新示范区。
2. “一极”—滇中新区
用好滇中新区政策高地优势,以嵩明杨林经开区、空港经济区、安宁产业园区等重点产业园区为承载主体,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政策支持,提高滇中新区产业综合承载能力,着力建设支撑昆明工业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增长极。其中嵩明杨林经开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巩固发展以绿色食品、包装印刷及纸制品为主的非烟轻工传统优势产业;空港经济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含电子信息新材料)主导产业,积极培育生物医药等产业;安宁产业园区(安宁片区、晋宁片区、海口片区)以化工产业为主导,加快发展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冶金等产业。
3. “多点”—省级工业园区
服务全市现代工业体系,挖掘省级工业园区空间承载潜力,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水平,提高对工业项目的吸引力和承载力,立足园区产业发展基础和所在区域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并强化各个省级园区产业方向。
五华产业园区以烟草及配套产业为主导产业,培育电子信息、非烟轻工等辅助产业;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以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培育生物医药等辅助产业;宜良产业园区中,宜良片区以新材料为主导,培育生物医药等辅助产业;石林片区以非烟轻工为主导,培育生物医药、新材料等辅助产业;呈贡产业园区以新材料产业为主导产业,培育非烟轻工等辅助产业;禄劝产业园区以非烟轻工为主导产业,培育先进装备等辅助产业;寻甸产业园区以非烟轻工为主导产业,培育先进装备、煤磷化工等辅助产业;富民产业园区以新材料为主导,培育先进装备制造、非烟轻工等辅助产业;东川产业园区以新材料为主导产业,培育冶金和非烟轻工等辅助产业。
(三)推动错位发展,培育一批特色产业集群
充分依托和发挥各县(市)区、园区的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围绕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全产业链深化区域分工、强化区域合作、整合发展空间、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产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形成园区之间、片区之间特色化、协同化发展格局。
1.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建设“智慧城市”市场需求为拉动,加快行业应用落地,增强高端要素集聚和引领功能,依托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五华产业园区、空港经济区、经开区、高新区等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2.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挥昆明市对全省生物产业的整合能力,以高新区为带动,细化经开区、空港经济区、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宜良产业园区(石林片区)等园区在生物医药研发、制造、种植加工产业链环节的分工。
3. 新材料产业集群。以满足国家战略需要和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配套为目标,加快构建园区之间特色优势显著、协同配套完整的产业链布局体系,强化昆明高新区新材料研发能力,推动新材料产业在经开区、安宁产业园区(安宁片区)、空港经济区、宜良产业园区(宜良片区)、呈贡产业园区、富民产业园区、东川产业园区等集群发展。
4.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围绕研发、整机生产、关键零部件加工和系统集成服务等产业链环节,依托经开区、嵩明杨林经开区、安宁产业园区(海口片区、晋宁片区)等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5. 化工产业集群。严格把关生态环境容量指标限制,围绕磷化工、石油化工等领域,依托安宁产业园区(安宁片区、晋宁片区、海口片区)打造磷化工及下游产业、石油化工产业集群。鼓励寻甸产业园区、东川产业园区、禄劝产业园区、富民产业园区申报化工园区。
6. 冶金产业集群。严格控制新增产能,鼓励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围绕开采、冶炼压延、深度加工等产业链环节,依托宜良产业园区(宜良片区)、安宁产业园区(安宁片区)、呈贡产业园区等推进冶金产业链延伸。
7. 非烟轻工产业集群。发挥现有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区域旅游资源优势,依托嵩明杨林经开区、呈贡产业园区、五华产业园区、寻甸产业园区等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
8. 烟草及配套产业集群。围绕全市烟草及配套产业现有发展基础,聚焦卷烟生产,依托五华产业园区、经开区等打造烟草及配套产业集群。其中,五华产业园区重点开发生态安全型卷烟等新型产品;经开区重点发展烟草配套产业。
五、 探索新路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发挥区域要素资源优势,深入推进产业基础再造、产业链现代化、创新主体升级、生产范式转型、产业载体提升、区域开放合作等重点工程,推动全市工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产业基础再造工程
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以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为核心,围绕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装备、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争取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落地布局,支撑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支持企业牵头,联合科研院所组建产学研合作联合体,开展共性关键技术与工艺、关键零部件、系统集成等方面协同攻关。积极布局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创新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实行科技创新“揭榜挂帅”、“经费包干”制度,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揭榜项目,面向环保高效柴油机、先进光学仪器、新型高纯靶材、贵金属功能材料制备等重点领域,力争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和工艺装备。建立科技创新奖励和风险补偿机制,完善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政策,支持工业强基成果示范应用和推广。
加快完善创新服务体系。以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培育的共性技术需求为导向,支持医药、化工、冶金、装备等龙头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大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力度,持续支持培育一批省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和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加快现有平台开放共享,为创新型企业提供技术改造、小试中试、检验检测、供应链管理等科技服务。加大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扶持力度,支持众创空间、创业苗圃以及各类创新型孵化器、加速器建设。
畅通创新成果转化渠道。围绕新兴产业搭建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平台,将产业共性技术瓶颈突破和企业发展重大需求相结合,研究设立市级创新成果转化项目库,以产业化应用为目标,对已经开展的基础性、技术性研究成果持续支持。聚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鼓励龙头企业整合多元创新资源,联合科研院所、第三方机构等建设和共享一系列的小试中试基地,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落地实现产业化。
(二)产业链现代化工程
加快产业链补链强链。梳理现有产业链条,聚焦新能源汽车、OLED显示屏、高值医疗耗材等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的产业环节,着力补齐精密加工、基础材料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重点突破高精度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等核心零部件制造技术,提高智能机器人、高端医疗设备、纯电动汽车等整机生产能力。支持工业企业、高校院所和专业服务机构等多方相互配套协作、上下游资源共享,通过产业配套、研发配套延伸壮大产业链。坚持产业集群化发展,制定鼓励园区产业发展布局导则,统筹推动全市工业产业差异、特色、协同、联动发展,坚决避免产业同质化和不良竞争,对创建成为省级、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给予奖励。
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以“招大商、招好商、精准招商”为目标,做好产业链顶层设计,研究制定生物医药、先进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两图一表”(产业链全景图、产业生态发展路径图、重点企业和配套企业招商名录表),大力拓展委托招商、中介招商、会展招商等新渠道,力争引入3—5家世界500强龙头企业入驻,带动全市工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建立产业链“链长制”,围绕智能制造装备、电子信息制造、高端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对标先进地区制定“一链一策”产业链精准招商政策体系,以“建链、补链、强链”为重点,突出全产业链招商和集群式引进。建立健全市级统筹、县(市)区协同的重大工业项目库,加大对重大项目落地的全过程跟踪服务和协调推进力度。
(三)创新主体升级工程
壮大创新主体倍增发展。加快工业项目投产纳规,推动规下工业企业“小升规”,稳住存量规上工业企业“防退规”。通过“五个一批”—招商引资引进一批、产业聚集吸引一批、创新创业孵化一批、延长产业链带动一批、优惠政策扶持一批,全力培育市场主体,增强转型发展后劲。建立健全“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重点企业培育库,筛选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加强对重点培育企业的帮扶、指导、服务,加速企业成长壮大,实现市场主体规模质量双提升、倍增发展。
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加快培育一批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形成昆明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源”。支持大企业联合中小企业推动供应链整合和创新能力共享,推动形成大中小企业梯度成长和融通发展的格局。实施“十百千”行动,支持领军型工业企业抢占技术制高点、增强产业话语权、提高资源整合能力,力争培育十家百亿级标杆企业,引领和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在新兴产业领域培育一百家具有国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骨干企业,形成昆明工业产业转型发展的“顶梁柱”;引导中小微企业聚焦细分产业领域深耕细作,发挥产业链节点作用,支持一千家中小微工业企业持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改进产品质量,进一步激发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活力,形成昆明工业大中小企业梯队良性循环发展格局。
开展质量品牌建设行动。鼓励企业加快建立以质量为基础的品牌发展战略,以品牌培育推动企业从“质量合格”向追求“用户满意”跃升。深入推进昆明质量品牌建设,实施工业质量品牌行动计划。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支持企业开展质量风险分析与控制、质量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升级。实施质量攻关工程,围绕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开展产品与行业质量状况调查,对标先进品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质量短板补齐方案。积极利用“中国品牌日”、“全国品牌故事演讲大赛”等活动,提升重点产业和企业产品品牌知名度。加快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支持工业企业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主导制定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
(四)生产方式转型工程
支持智能制造赋能升级。坚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加快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推动传统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升级,引入和培育一批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和平台服务商,建设智能制造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入车间、联设备”,加快“机器换人、设备换芯”进程,推动冶金、化工、装备和医药等重点行业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支持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关键工序智能化改造、生产过程和管理手段智能化控制、创新产品智能化升级等。聚焦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落实“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引导一批中小微企业“上云上平台”。
鼓励服务制造融合转型。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服务型制造新业态新模式,遴选培育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和项目,加快向服务化制造、平台化经营和个性化服务方向转型。在高新区、经开区等基础较好的园区探索建设共享制造产业基地,聚焦先进装备、生物医药等细分领域率先建设一批共享制造工厂和平台,建立弹性匹配、动态共享机制,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价值共享。提高全市工业检验检测认证服务能力,培育和发展一批面向制造业全过程的专业化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供应企业。大力发展总集成总承包,鼓励工业企业由提供产品的传统设备供应商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总集成总承包服务商转变。
引导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积极推进落后产能淘汰退出,化解过剩产能,加强工业高能耗行业的节能审查、工业领域监测和节能监察。依法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推动企业清洁生产改造。鼓励和支持传统优势产业的产能在符合行业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等要求的基础上,实施一批节能降耗、治污减排、提升工艺技术装备水平等方面的技术改造项目。持续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支持建设一批省级以上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和省级绿色低碳产业园区,培育创建一批综合利用行业规范企业、云南省清洁生产合格企业,国家级和省级能效“领跑者”企业。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培育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工程,不断提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
(五)产业载体提升工程
推动滇中新区产业布局、招商引资、干部队伍建设“一盘棋”,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具有“新区特色”的管理体系。全面加强与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综保区“三区”联动、融合发展,深度参与国际国内产业分工。继续高水平、高标准推进滇中新区建设,加快重点片区新型城镇化进程和推动智慧新区、数字新区建设,促进新基建与产业发展、片区开发、新城建设融合一体发展,把滇中新区打造成为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样板区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
提升产业园区承载能力。按照“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推动各类要素向园区集中。充分发挥园区产业载体核心功能,加大对园区内道路、供电、供水、供气、供热、排水、园区循环改造、新建(改造)园区环保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支持园区集中成片开发,提前做好熟地收储和连片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主动为优质企业、重大项目“留白”。按照“生产+生活+生态”的发展思路,支持高新区、经开区、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五华产业园区等有条件的园区盘活现有存量用地,建设一批创新产业生态社区。强化并完善寻甸县、禄劝县、东川区等远郊园区基础设施,重点提高对外交通能力,完善园区周边生产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形成产业要素集聚和流动的有力支撑。有序引导园外工业项目和企业迁入园区,原则上新建工业项目和新办工业企业都要入园发展。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抢抓“新基建”的重要机遇,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引导昆明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每年围绕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及物联网、新能源充电桩等新基建领域研究策划和遴选一批新基建重点项目,全面推进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及物联网基础设施,统筹部署“智慧+”基础设施,稳步推动轨道及航空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实现5G等信息网络全面覆盖,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与传统领域深入融合,完善新型城市管理基础设施,加快建成泛在感知、高速连接、协同计算、智能决策、绿色安全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六)区域开放合作工程
积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融入国内大循环新格局,抓住新一轮产业梯度转移机遇,加大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圈等地区的合作与交流,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产业转移。聚焦长江经济带、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展望京津冀,通过强化宏观指导、推进平台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完善产业转移、承接结对合作机制,推动共建产业合作园区。研究制定先进制造业转移对接计划,充分利用区位和多种资源优势,通过项目投资联动、共建园区、利益分享、市场开放等多种方式吸引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创新主体和创新成果落地昆明,引进一批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行业龙头企业、单项冠军企业。
扩大国际开放合作交流。深化以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为重点的国际合作机制,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订为契机,主动参与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以及中缅、中越、中老经济走廊建设,深化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推动区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业对接、业态升级。聚焦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深入推动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与空港经济区等产业协作,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支持区域跨境产能转型升级。依托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跨国技术转移机构,推动先进适用技术辐射、转移和扩散。继续办好中国—南亚博览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等重大国际经贸交流会,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在经济贸易、技术交流、产品研发等领域的合作,增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影响力。
加快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发挥昆明和西双版纳“两地”、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经开区、昆明综保区、磨憨—磨丁合作区“四区”叠加的优势,重点在产业培育、园区建设、招商引资、科技研发等方面与东南亚国家开展合作。积极谋划磨憨—磨丁合作区建设和产业发展,适度超前建设电力、燃气、供水、通信、道路等基础设施,按照产业发展要求推进标准厂房建设,提升产业承载力。依托中老铁路开通机遇,发挥口岸贸易便利化优势,推动铁路沿线资源开发利用,建设沿线经济带,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打造“一带一路”上的战略支点和面向中南半岛的重要开放门户。
六、 加强新保障:政策措施
(一)切实转变政府角色,优化营商环境
加强统一组织领导。提高对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视程度,健全完善重大工业产业项目落地服务机制,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强化县(市)区、园区经济发展的主体责任,定期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督查,推动重大项目尽快招引落地、建成投产,并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评。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以市场准入、公平竞争、公正监管、产权保护等为重点,打造公平高效的市场环境。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建立并完善民营企业困难和问题协调解决机制、帮扶和支持机制。强化服务意识,探索设立“企业管家”和“项目管家”,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登记造册,实施专人负责、专件办理、全程服务。找准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痛点、堵点,综合运用政策工具与市场化手段进行精准帮扶。坚持放管结合,积极探索“沙盒监管”等适合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监管方式。
推动项目高效落地。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一次不用跑”和“最多跑一次”的原则,通过“制度创新+信息技术”,推动政务流程再造、政府管理体制变革。依托“智慧昆明”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建立集办公、审批、对外服务、监察、信息公开等于一体的全市统一智慧政务平台,实现审批事项一网通办。学习先进地区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经验,探索投资审批承诺制改革和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要素保障
形成省市协同合力。建立健全省市协同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主动对接省级产业主管部门,争取驻昆单位、驻昆企业的支持和帮助,争取云南省各类产业资源向昆明倾斜,通过省市合力推动一批国家级、省级重大项目、创新平台落地发展。争取省级政府采购对昆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的支持,争取新型疫苗、创新药、罕见病治疗药、儿童专用药优先审评审批,解决干细胞和再生医学产品和技术等前沿生命科学试验的突破性政策需求,争取国家工业大麻产品开发应用试点。
加大多元资金支持。加大市级工业发展引导资金投入力度,落实升规培育奖励、新兴产业奖励、传统产业技改补助等政策,做好政策兑现,积极争取各类国家和省级资金支持。建立健全工业产业化项目库,积极向“昆明市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推荐优质标的企业和项目,对优质标的新兴产业企业和项目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予以重点支持,通过以投带引,借助资本运作力量加快推进昆明新兴产业聚集和发展。积极培育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新兴金融产业,助力工业高质量发展。鼓励银企合作、银园合作,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拓展融资渠道,多措并举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资;支持园区融资模式创新,运用股权、债券、资产证券等新型融资工具,引入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项目融资模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推动企业降本减负。根据《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全面落实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100%、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及中小微企业减税缓税政策,持续推动纾困惠企政策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着力降低企业用地成本,鼓励采取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创新性供地方式,工业用地执行国家规定最低价标准,探索土地价格补偿及减免,落实省级重大转型升级工业项目差别化土地出让管理政策。落实铁路运价下浮优惠、货运车辆通行费率优惠、物流专项补助等政策,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在法律法规许可范围内,研究制定进一步下调职工医保单位平均费率、失业保险单位费率等相关政策。
完善创新人才支撑。建立健全“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新机制,构建从创新链到人才链的人才引培模式。依托春城计划,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在创业支持、特设岗位、基金扶持、科研经费、成果转化、住房保障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落实全市高端人才引进政策;新增一批国家级重点学科、博士点、博士后工作站;围绕重大项目实施、重点园区建设,重点引进两院院士等科技领军人才、高科技创业团队、中高端科研骨干人员,吸引海外留学归国人员来昆明创新创业。完善订单式培养和联合培养体系,鼓励园区、企业与职业(技工)院校合作建设学生实训基地,打造高技能产业人才队伍。
(三)抓好规划落地实施,确保规划成效
加强规划监管机制。研究建立产业发展准入机制。探索建立项目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和有序退出机制,对不符合未来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的项目要及时调整或退出。强化司法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鼓励公众参与规划监督,保障规划顺利落实。
细化规划落地工作。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指导下,编制工业重点领域的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作为本规划的配套支撑,细化年度目标、重点任务、重大项目,明确牵头单位及工作职责。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和终期评估,及时对规划总体目标、产业发展方向及重点项目等进行调整,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强化正向激励。坚持“大干大支持,不干不支持”的发展导向,深入开展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常态化开展“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充分调动各县(市)区、园区积极性,对上一年度发展成效明显的县(市)区、园区,在专项资金及要素指标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加强宣传和氛围营造,开展工业发展杰出贡献奖评选表彰,推广一批可复制的典型经验做法。
附件
环境影响评价说明
本说明主要分析《昆明市“十四五”工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发布实施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提出指导昆明市“十四五”工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对策和预防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推进全市工业转型升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一、 《规划》协调性分析
(一)与国民经济规划的协调性。《规划》符合《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年远景目标纲要》、《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要求,发展目标与云南省、昆明市区域发展、经济转型和环境保护的政策、规划相符。
(二)与主体功能区划的协调性。《规划》涉及的开发区均位于《云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重点开发区域,产业定位和布局符合《云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总体要求。
(三)与生态功能区划的协调性。《规划》涉及的开发区属于《云南省生态功能区规划》中的昆明、玉溪高原湖盆城镇生态功能区,产业定位和布局符合《云南省生态功能区规划》的要求,规划实施不会对农产品生态功能区、林产品提供生态功能区、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农业与集镇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和城市群生态功能区产生大的影响。《昆明市生态功能区划》对开发区的整体布局无重大制约,空港经济区和经开区位于滇池面山水源涵养区,产业发展的同时需考虑区域水土流失和水源涵养功能。《规划》通过做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和绿地规划,可实现与《昆明市生态功能区划》的协调发展。
(四)与《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的协调性。《规划》涉及的高新区、经开区、空港经济区、呈贡产业园区(七甸片区)、五华产业园区、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位于滇池流域,三级保护区内需严格环境准入。《规划》通过环境准入控制,建设项目布局避让滇池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禁止引入向入湖河道排放氮、磷污染物的工业项目以及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和自然景观的其他项目,可实现与滇池保护要求的协调发展。
(五)与《云南省牛栏江保护条例》的协调性。《规划》涉及的空港经济区的北排水分区、寻甸产业园区(金所片区及羊街片区)、嵩明杨林经开区、东川产业园区天生桥共建产业园位于牛栏江流域,涉及《牛栏江流域(云南省部分)水环境保护规划》(2009—2030)中的重点污染控制区及水源涵养区。《规划》通过开发区公共保障措施落实及环境准入控制,加快污水处理厂和再生水处理系统的建设,做到废水“零排放”,可实现与牛栏江流域保护区的协调发展。
(六)与《云南省阳宗海保护条例》的协调性。《规划》涉及的呈贡产业园区(汤池片区)、高新区东区部分位于阳宗海三级保护区内。《规划》通过严格环境准入控制,禁止引入向入湖河道排放氮、磷污染物的工业项目以及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和自然景观的其他项目,可实现与阳宗海保护要求的协调发展。
(七)与环境敏感区和生态保护红线的协调性。《规划》布局的各开发区均不涉及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地、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等特殊生态敏感区及重要生态敏感区。
二、 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昆明市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资源相对匮乏,环境容量分布不均,但在优先保障规划重点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的前提下,土地资源可以支撑规划的实施,规划实施过程中需分区考虑产业布局,严格总量控制。从总体上看,昆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可保障本规划的实施。
(一)大气环境容量。近3年,昆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根据大气环境容量估算,在实施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满足各行业减排目标的情况下,综合考虑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昆明市大气环境容量总体上可支撑《规划》预期的发展。《规划》根据大气环境容量分布不均的特点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及建设项目的具体布局,严格落实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及“两高”项目主要污染物削减方案,可确保大气环境容量支撑区域发展。
(二)水环境容量。《规划》通过实施不达标水体污染整治、园区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园区层面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等措施,水环境容量可支撑发展需要。
(三)土地承载力。昆明市整体开发强度高,可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有限,《规划》通过集约土地资源,优先保障规划重点建设项目用地指标,土地资源可以支撑发展需要。
(四)环境风险管控。《规划》通过合理布局环境风险物质使用及储存量较大的化工、冶金行业,保持与周边环境敏感受体的防护距离,可实现环境风险管控。
三、 《规划》环境影响分析
《规划》主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化工、冶金、非烟轻工、烟草及配套产业,会对声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规划》通过采取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可将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减轻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实现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一)声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实施后,生产设备噪声、运输交通噪声将对声环境质量产生影响。《规划》提出:一是合理产业园区布局,引导企业集聚发展。二是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快淘汰低效设备,减少噪声污染源。三是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快节能降噪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落实以上举措,将有效降低《规划》对声环境的影响。
(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实施后,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将有可能增加,存在加重大气污染的可能。《规划》提出:一是严格把关生态环境容量指标限制;二是加快磷化工转型升级,推动传统磷化工向食品级、医药级、电子级精细磷化工转型,支持化工企业绿色技术改造;三是严格控制冶金行业新增产能,推动冶金产业转型升级,以武钢昆钢搬迁、中铜搬迁、滇金公司搬迁为契机,推动冶金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高效节能低碳循环的绿色冶金制造体系。通过落实以上举措,将有效降低产业发展对区域的环境影响。
(三)水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实施后,各产业园区的水资源消耗量和废水产生量将有可能增加,存在加重当地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情况的可能。《规划》提出:一是严格把关生态环境容量指标限制;二是积极推进落后产能淘汰退出,化解过剩产能,着力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三是以示范试点和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工业高效、清洁、低碳、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加快推动化工、冶金、烟草等重点领域实施一批工业绿色化改造项目;四是加大对园区内道路、供电、供水、供气、供热、排水、园区循环改造、新建(改造)园区环保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通过落实以上举措,不会对区域的水环境产生明显不良影响。
(四)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实施存在对各地区生态系统、景观格局造成影响的可能。《规划》提出:一是依托东川区、禄劝县、寻甸县等城市生态涵养区产业载体,发挥生物多样性、重要植被类型集中分布的资源优势,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二是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培育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工程。通过以上举措,将不会对区域生态系统质量产生明显不良影响。
四、 环境保护对策与减缓措施
(一)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进落后产能淘汰退出,化解过剩产能,着力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
(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控制冶金行业新增产能,推动冶金产业、磷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高效节能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三)严把建设项目准入关。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环境有影响的各类专项规划、建设项目必须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四)严格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落实“两高”项目区域削减要求。加强重点行业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网络建设,强化监督管理。
(五)推动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园区污水处理厂、中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建设,逐步提高园区中水回用率,削减废水污染物排放量。
(六)强化环境管理和风险预防。强化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预警管控,制定园区层面风险应急预案,配备环境应急管理救援队伍及应急物资。
总体上看,《规划》与《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发展理念、思路目标相协调,并基于现有优势产业提质增效,构建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为工业经济增长新引擎,化工、冶金、非烟轻工、烟草及配套等四大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整体产业布局合理。在各项控制减缓措施、环境保护要求得到有效贯彻实施的条件下,昆明市生态环境资源承载力总体能够支撑规划的实施。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邮箱:law#foodmate.net(发邮件时请将#换成@) QQ:139307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