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业信息网

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施意见

时间: 2023-02-21
核心提示: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促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出实施意见。
发布单位
中国共产党贵州省委员会,贵州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暂无
发布日期 2021-08-04 生效日期 2021-08-04
有效性状态 现行有效 废止日期 暂无
属性 专业属性 其他
备注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促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坚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有机结合,坚持扩大高水平开放和深化市场化改革互促共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促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在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

(一)大力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服务国家战略目标,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在优质白酒、基础能源、特色食品加工、旅游资源开发、文化传承创新、城市发展、物资储备等领域整合重组一批国有企业集团。持续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加快政府投融资平台实体化转型升级,做强省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有效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功能作用,盘活存量国有资本,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稳妥分类分层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国有企业与其他各类所有制经济实施双向改革重组。对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企业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出资企业,可探索将部分国有股权转化为优先股,强化国有资本收益功能。支持符合条件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实行骨干员工持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政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对国有资本不再绝对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探索实施更加灵活高效的监管制度。积极稳妥推进文化、科技、影视、演艺等领域国有文化企业和转制科研院所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员工持股试点。

(三)稳步推进自然垄断行业改革。深入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扩大电力市场化交易,有序推进水电进入市场化交易,制定出台峰谷分时电价政策,以增量配电网为依托,将基本电费结算降价空间传导至配电区域园区企业,进一步降低用电成本。有序放开竞争性环节电价,加快完善电力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油气领域,推进油气资源矿业权竞争性出让,符合国家规定的民营企业均有资格按规定取得油气资源矿业权。建立健全天然气产供储销价格机制,完善适应管网运营新机制的管道运输价格机制,适时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清理规范水电气等公用事业行业收费。改革完善水利工程供水、城镇供水、污水处理服务价格机制。支持民营企业进入城镇供水、污水处理等领域和以参股形式开展基础电信运营业务。完善烟草专卖专营体制,努力构建烟草市场准入规范、退出有序、适度竞争、秩序良好的竞争新机制。

(四)营造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进一步放开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取消石油成品油批发仓储经营资格审批,破除招投标隐性壁垒,大幅放宽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市场准入。改善面向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供给,大力推进“银税合作”“银商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合理增加信用贷款比重,健全授信尽职免责机制。完善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支持制度,建立民营企业上市协调机制,支持贵州股权交易中心集聚地方金融要素,打造以股权融资为核心的贵州区域性股权市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贯彻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保障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持续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畅通企业家提出意见和诉求通道。健全清理和防止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实施重大国家战略。深入实施服务民营企业六大专项行动和市场主体培育“四转工程”,提高民营经济占比。

三、完善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保障市场公平竞争和有效运行

(五)全面完善产权制度。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经营性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制度,加快转变国资监管机构职能和履职方式。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加快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界定全部国土空间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主体,划清各类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使用权的边界。落实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产权权能,加快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机制,逐步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交易、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加快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推动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建立完善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六)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全面清理违规制定的市场准入类负面清单,坚决维护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动态调整机制,继续梳理研究有关市场准入事项,及时提出清理调整意见。建立健全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相适应的准入机制、审批机制、事中事后监管机制、信息公开机制、社会信用体系和激励惩戒机制。建立市场准入评估制度,破除各种形式的隐性壁垒和市场准入不合理限制,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七)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建立公平竞争审查抽查、考核、公示制度。严格执行《贵州省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抽查与纠错办法(试行)》。强化外部监督,健全举报处理和回应机制,及时调查处理涉嫌违反公平竞争问题的反映和举报。建立专家智库,强化第三方评估。强化执法监督,严厉查处行政垄断、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等行为,提升市场主体依法竞争意识。

四、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

(八)培育发展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联动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经济组织加快发展,推动城乡要素一体化流动。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探索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严格执行全省城镇全面放开落户限制的户口迁移政策,完善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推进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发展,积极推动有条件的企业转入新三板、科创板、创业板、主板或其他境外资本市场。加强上市挂牌后备企业资源库管理,扶持一批优质后备企业上市挂牌。加快推进债券市场发展,鼓励和支持企业运用公司债、企业债、可转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多样化债务工具拓宽融资渠道。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积极探索通过创业投资、知识产权证券化、科技保险、科技金融等方式推动科技成果资本化。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以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为龙头,引进培育一批服务于数据要素流通的加工分析、资本运营、中介咨询、上市服务等市场主体,打造数据交易大生态。创新“东数西算”合作机制,高质量建设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以“一云一网一平台”为抓手,推动建设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平台,加快建立政务数据与市场主体数据双向共享交互机制。探索形成数据要素开放流通和市场化运作体系,加快建设面向全国的数据交易大市场。鼓励全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按有关规定使用国产数据库银行核心交易系统。

(九)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城乡基准地价、标定地价的制定与发布制度,逐步形成与市场价格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实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制定出台峰谷电价政策和水利工程原水费政策。积极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稳妥推进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工作,发挥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对贷款利率的引导作用,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培育发展技术交易市场,支持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科技评估机构等对科技成果、专利等资产进行专业化评估,促进技术要素有序流动和价格合理形成。

(十)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全面实行矿业权竞争性出让,推进资源市场化配置。缩小土地征收范围,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用地范围,依法推进土地征收成片开发。积极推进“净地出让”和“净矿出让”。推进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改制资产处置,促进存量划拨土地盘活利用,完善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台账,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消化处置力度。完善工业用地多方式供地制度,推行以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的方式供应工业用地,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前提下,探索“标准地”出让和工业混合用地改革。完善贵阳大数据交易所运行机制,制定数据交易规则,积极探索数据交易规范化标准化模式,推动数据资源跨行业、跨区域流通交易。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积极支持和鼓励各级各类事业单位面向企业、社会组织公开招聘工作人员。

(十一)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提质增效。推进商品市场创新发展,完善市场运行和监管规则,全面推进重要产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建立打击假冒伪劣商品长效机制。积极引导市场经营者自律,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探索建立集体诉讼制度。构建优势互补、协作配套的现代服务市场体系。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全链条标准体系建设,发展“互联网+流通”,积极落实高速公路通行费优惠减免政策,全面推广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提高道路货物运输效率。制定出台进一步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政策措施。

五、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提高宏观经济治理能力

(十二)构建宏观调控新机制。完善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制定出台以“四新”“四化”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实施办法。完善重大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倒逼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建立健全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的工作机制,建立“四化”重大项目库和项目用地、用能、用水、用工等保障机制及调度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全力推动要素资源向“四化”项目聚集。建立工业倍增行动、“强省会”行动和重点产业集群等协同推进机制。积极推进绿色金融等政策融合创新,推动金融资源向重点产业、“两新一重”、中小企业等行业领域倾斜。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大力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基层成长计划、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建立完善防范和应对大规模裁员和失业风险应急预案。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释放旅游、文化、健康、养老、汽车等领域的消费需求潜力。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加强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六网会战”。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扩大民间投资。健全粮食和物资储备体系,提升储备效能。进一步提升经济监测预测预警能力,对重点企业和项目开展动态监测,加强风险识别预警和社会预期管理。

(十三)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改革,加快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省市县财政关系。制定出台预算绩效管理配套政策措施,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深入推进实施零基预算管理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采取组建“四化”基金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形成良性可持续的政府投资机制。实施更加严格的政府债务管理措施,压实市县政府主体责任,坚决遏制增量,稳妥处置存量,全面盘活存量资产,多渠道化解政府债务,切实防范债务违约风险,对违法违规举债融资等行为严肃追责问责。清理规范融资平台公司,剥离政府融资职能,引导平台公司向市场化、实体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深化税收制度改革,严格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完善税收属地征管、税种分成的配套政策措施。

(十四)完善金融监管机制。实施好宏观审慎评估,引导全省金融机构着力优化资本结构,形成可持续的内源性资本补充机制。扎实做好稳金融工作,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动出台《贵州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压实地方政府属地金融监管责任。加大上市公司大股东股票质押风险监测力度,强化私募基金监管。加强对小额贷款、融资担保、典当、融资租赁等金融组织的监管,强化对投资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众筹机构等的监管,增强地方金融组织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加强非法集资防控处置力度,引导群众树立理性投资理念。积极申建毕节普惠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十五)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制度。改革完善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机制和组织实施机制,委托专业机构管理科技项目,大力支持企业承担科研任务。对重大科技项目实行“揭榜挂帅”,推行技术榜单制。建立健全应对重大公共事件科研储备和支持体系。推进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产学研示范基地、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三中心两基地一示范”建设。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加快建设贵州科学数据中心,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支持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探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多元投入机制,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创新攻关。建立政府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天使投资机制。在科技型企业中探索向知识价值倾斜的分配机制。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深化专职科技特派员试点。

(十六)完善产业推进机制和政策体系。围绕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完善省领导领衔推进制度,大力发展十二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提高重要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和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完善省领导领衔推进工作机制,强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大力培育壮大十大工业产业,创新工业发展机制,大力延链、强链、补链,加强产业园区建设,深入实施“双千工程”“万企融合”,推动国家级战略新兴产业集群新型功能材料、信息技术服务加快发展,培育发展酱香型白酒、大数据世界级产业集群。持续深化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建立健全科学精准的预警预测机制、协调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和高效有力的政府调控机制,加快推动能源工业利益更加紧密联结。大力支持能源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发展多能互补、智能高效的综合能源服务体系,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持续稳定、量足价优的现代能源体系。加快推进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围绕推进旅游产业化,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建立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激励机制,加快“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完善文化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旅游投诉处理综合协调机制和旅游购物无条件退货制度,加快建成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鼓励支持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等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加快推进大数据新领域“百企引领”行动。完善落实降低数据中心和5G基站用电价格支持政策,推进数据中心建设和5G基站商用。

(十七)持续优化政府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市场主体在黔投资兴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做优做强“贵人服务”品牌和“一码贵州”平台。有序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清单管理和分类改革,推动“照后减证”。推进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审批改革,实现资质认定证书的唯一识别和终身追溯。建设全省统一的网上“中介企业超市”。全面推行“一窗式”改革,全面建立“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服务模式。全面实施“全省通办、一次办成”政务服务新模式。全面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实现政务服务评价全覆盖。

(十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健全信用法规和标准规范,完善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用信息共享。进一步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规范发展信用服务机构。深入开展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拖欠工程款等重点领域失信专项治理。完善失信主体信用修复机制。实施“信易+”工程,推进“信易贷”工作,提高信用惠民便企服务水平。探索建立政务诚信监测治理体系,建立健全政府失信责任追究制度。严格市场监管、质量监管、安全监管,加强违法惩戒。以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疫苗安全为重点,健全统一权威的全过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与大数据融合发展试点省建设。加强网络监管制度建设,创新建立网络监管体系。优先采用包容审慎监管方式,支持“互联网+服务业”“互联网平台+创业单元”“平台经济”“无接触经济”等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六、健全多层次可持续民生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十九)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探索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推进高校、科研院所、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落实高层次人才工资分配激励机制,改革绩效工资管理办法,扩大工资分配自主权。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建立健全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形成以业绩贡献为依据的薪酬分配机制。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长效机制,科学合理确定我省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和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多措并举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二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平稳运行,逐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推进年金基金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制定贵州省失业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实施方案。完善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和大病保险制度,健全基本医保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持续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快落实异地就医结算制度。做好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统筹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加强社会救助资源统筹,完善基本民生保障兜底机制。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

(二十一)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法规,制定出台贵州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构建公共卫生实验室检测网络体系,省市两级要具备传染病病原体、健康危害因素和国家卫生标准实施所需的检验检测能力。完善优化重大疫情救治体系,构建城乡传染病救治医疗服务网络及救治机制。引进国内优质医疗资源来黔设立分支机构,推动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西部中心。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科学制定应急物资储备规划,提升储备效能。

七、深入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二十二)加强多层次对外开放合作。积极参与构建和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推动企业沿着“一带一路”方向“走出去”行动计划,在基础设施建设、大数据、农业等方面与东盟、南亚开展合作。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贵阳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逐步开行黔新欧班列,借助渝新欧、蓉欧班列,连通中亚、欧洲,重点加强与德国、瑞士、法国、意大利、英国等国家合作。打通向东的出海口,深化与日韩的合作。推动贵州工程、能矿和制造业企业到中亚、非洲国家开展投资贸易全方位合作。推动跨境数据存储、处理和应用基地建设,推动绿色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建设。落实《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实施意见》,加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等发展。创新开展“东部企业+贵州资源”“东部市场+贵州产品”“东部总部+贵州基地”“东部研发+贵州制造”合作。提升“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集群。完善落实产业大招商领导带头招商和绩效评价考核机制。用好综合保税区政策和产业发展比较优势,深入研究从国外省外购进具有价格比较优势的优质原材料就地加工转化形成大宗出省货物的举措。

(二十三)大力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中欧投资协定签署机遇,实施贸易高质量发展行动。全面实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放宽医疗、教育、电信等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加快申建中国(贵州)自由贸易试验区,推动贵阳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建设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贸易平台和国际营销网络。支持贵阳市、贵安新区开展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和贵阳市创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完善口岸布局,加快推进贵阳龙洞堡机场智慧航空口岸、贵阳改貌铁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建设,推动遵义新舟机场、铜仁凤凰机场航空口岸开放,推进贵阳国际邮件互换局等项目建设,建成“一局四中心”。加快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覆盖至综合保税区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相关区域。

(二十四)完善对外开放政策保障机制。落实我省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完善贸易政策。依托中国(贵阳、遵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安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推进我省“线下境内外展会+网上交易会+境外营销服务平台(海外仓)”模式,促进我省贸易发展方式由传统贸易方式向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方式发展。支持贵阳、遵义等地推进加工贸易试点城市、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建设。大力培育发展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更多中小企业提供报关、物流、结汇、融资等多环节一站式专业化服务。

八、完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强化法治保障

(二十五)完善经济领域相关制度。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国土规划、生态环境、农业、财税金融、经济贸易等方面法律法规,完善物权、债权、股权等各类产权相关制度,落实《贵州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实施意见》。严格执行《贵州省支持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及运用项目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建立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法律服务工作机制,健全企业法律顾问、公司律师制度机制,加强法律风险评估。

(二十六)建立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实行政府权责清单管理制度。推动大数据新技术在审计中的运用,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推动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加强重大政策、重大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评估。坚决遏制政府投资工程未批先建、边批边建、批小建大等行为。推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监督机制改革,加快建设全省统一的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平台及监督平台,构建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云。不断完善公开机制,统一公开平台,依法推进财政预算等领域政府信息公开。

(二十七)建立健全发展市场经济监督制度和监督机制。坚持和完善监督体系,强化政治监督,推动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纪委监委监督责任贯通联动、一体落实。推动审批监管、执法司法、金融信贷、公共资源交易、公共财政支出等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依规依纪依法查处资源、土地、规划、建设、工程、金融等领域腐败问题。落实《贵州省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问题线索工作实施办法》。促进党内监督、监察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融合、协同发力。

九、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二十八)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认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意义,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过程,贯穿于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方案、推进改革实施各环节,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十九)健全改革推进和激励机制。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本实施意见要求,从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按照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要求,制定配套政策和具体举措,抓好贯彻落实。将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发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先行先试作用。健全改革的正向激励体系,强化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用人导向,注重在改革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建立健全改革容错纠错机制,正确把握干部在改革创新中出现失误错误的性质和影响,切实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对改革典型案例、改革成效的总结推广和宣传报道,按规定给予表彰激励,为改革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标签: 体制改革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邮箱:law#foodmate.net(发邮件时请将#换成@) QQ:13930773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