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抗生素类新污染物的环境生态风险有了新思路
时间: 2025-04-16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核心提示: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创新团队系统揭示了兽用抗生素氟苯尼考暴露导致斑马鱼产生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分子机制,为科学评估抗生素类新污染物的环境生态风险,精准制定防控修复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危险材料杂志(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创新团队系统揭示了兽用抗生素氟苯尼考暴露导致斑马鱼产生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分子机制,为科学评估抗生素类新污染物的环境生态风险,精准制定防控修复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危险材料杂志(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创新团队系统揭示了兽用抗生素氟苯尼考暴露导致斑马鱼产生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分子机制,为科学评估抗生素类新污染物的环境生态风险,精准制定防控修复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危险材料杂志(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
氟苯尼考作为第三代酰胺醇类抗生素,具有广谱、高效等特性,被广泛用于畜禽及水产养殖,通过动物排泄、水体迁移等进入生态环境中。其在水环境中的残留检出频率较高,对环境水生生物具有潜在风险。
该研究以成年斑马鱼为模式生物,通过28天的长时间环境浓度暴露(0.05 毫克/升和0.5 毫克/升),研究发现,氟苯尼考在斑马鱼肝脏中会产生残留蓄积,扰乱肝脏能量代谢而引起非酒精性脂肪肝,主要表现为有毒鞘脂积累、过量脂肪酸和酰基甘油产生、三羧酸循环中间体和核苷酸显著改变等。通过进一步分析,揭示了氟苯尼考干扰能量代谢、破坏线粒体功能,从而导致肝脏脂质异常积累的核心路径。
该研究得到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hazmat.2024.136958

声明:
①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②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 联系方式 邮箱:news@foodmate.net qq:1530909346 电话:0535-2122172
①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②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 联系方式 邮箱:news@foodmate.net qq:1530909346 电话:0535-212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