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业信息网

创新消费场景、重构产业生态,2025中国酒业新消费论坛成功举办

时间: 2025-04-28 来源: 瑞城糖酒
核心提示:
4月24日,以“创新消费场景、重构产业生态”为主题的2025中国酒业新消费论坛在第35届中国(郑州)糖酒食品交易会(以下简称“郑州糖酒会”)期间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河南省酒业协会、河南省糖酒食品流通协会、河南省餐饮与住宿行业协会、河南瑞城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郑州瑞城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执行承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组织代表、酒企领袖、营销专家及行业权威媒体人士齐聚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共同探讨中国酒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成为年度白酒产业的思想风暴中心。
  4月24日,以“创新消费场景、重构产业生态”为主题的2025中国酒业新消费论坛在第35届中国(郑州)糖酒食品交易会(以下简称“郑州糖酒会”)期间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河南省酒业协会、河南省糖酒食品流通协会、河南省餐饮与住宿行业协会、河南瑞城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郑州瑞城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执行承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组织代表、酒企领袖、营销专家及行业权威媒体人士齐聚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共同探讨中国酒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成为年度白酒产业的思想风暴中心。
  
  直面行业挑战 共谋发展新篇
  
  随着经济增速的换挡,酒业也进入到新旧动能转化的阵痛期。
  
  2025中国酒业新消费论坛以“创新消费场景、重构产业生态”为主题,共话中国酒业高质量、可持续创新发展之路,构建中国酒业共创发展新体系。
  
  论坛伊始,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邢春雷强调,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对酒类行业的转型发展意义深远。一方面,消费升级倒逼酒业供给侧改革。另一方面,政策推动下的消费场景创新,为酒业开辟了新赛道。从“夜间经济”催生的微醺社交场景,到“文旅融合”带动的酒旅消费热潮,再到电商直播、即时零售等线上消费模式的崛起,都为酒类企业提供了增长新引擎。在此背景下,本届论坛应运而生。
  
  北京正一堂战略咨询机构董事长杨光在《中国酒业增长分水岭下的5大创新变革方向》主题演讲中指出,河南市场作为中国消费风向标,对酒业格局具有标杆意义。面对行业分水岭,他分享了“短期都是问题,长期都是机会”的核心判断,强调整个世界的经济正在“东升西降”,2025年将会是中国白酒复苏年,企业应保持战略定力,避免被短期波动干扰。
  
  杨光特别强调酒业增长五大创新方向:一是打造“未来增长”战略体系;二是要做企业“好口碑”;三是通过场景化营销连接美好生活方式;四是强化情绪价值,实现品牌与消费者情感共鸣;五是推进精细化运营。其中,“情绪价值”被视作本轮竞争的核心要素,企业需“与时代共鸣、与民心共情”,方能赢得长期发展空间。
  
  华润啤酒副总裁、金沙酒业董事长范世凯在《构建厂商命运共同体--助力中国酒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演讲中强调,助力中国酒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构建厂商命运共同体,而构建厂商命运共同体的底层逻辑在于让合作伙伴长期持续地获利,并提出支撑合作伙伴长期持续获利的三大体系:一是建立科学的价格管理体系,维护市场秩序;二是打造差异化产品竞争力;三是依托“品质+品牌+营销”三大马车拉动的动销引擎。
  
  范世凯特别指出,厂商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点在于构建一个有效的营销模式来支撑我们基本的市场运营,最终形成厂商一体化,实现渠道端“卖得动、卖得好、持续卖”的商业闭环。
  
  深度对话 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
  
  传统中国酒业的消费场景以政务招待、商务宴请、亲友聚会、日常自饮为主,新消费环境催生出众多创新消费场景。如何在新消费场景中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如何走好融合发展新路径?本次论坛对话环节聚焦餐酒融合、酒旅融合以及酒业传播三个方面,为酒企转型升级提供了前瞻性的发展思路和实操建议。
  
  01 餐酒融合如何赋能酒业发展——如何为酒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好酒配佳肴”是千年传统,但如何让餐酒融合从“文化习惯”升级为“商业模式”,为酒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我们邀请到了在餐酒融合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与参会嘉宾一同讨论。
  
  在“餐酒融合如何赋能酒业发展——如何为酒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对话中,河南省餐饮与住宿行业协会会长张海林指出,餐酒本一家,但当前行业存在“餐饮为酒打工”的失衡现象。他认为,随着文明复兴、消费升级,白酒行业需思考如何培养年轻消费者的饮酒习惯,尤其是“三餐之酒”消费场景的培育,才能实现白酒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郑州市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终身荣誉会长、阿五品牌创始人樊胜武同样强调“餐酒本一家”,但指出当前餐酒貌合神离的关键在于“消费场景融合,但商家未融合”。他观察到,近年部分餐饮企业开始推出定制酒,阿五也在做定制酒,带动了餐酒融合的复苏趋势。樊胜武最后提出要推动“吃豫菜、喝豫酒、听豫剧”的三维场景融合,并建议将大型品酒活动转化为高频次、小型化的体验,以更贴近真实消费需求。
  
  关于餐酒融合,解家河南菜创始人、董事长解忠杰则认为,“餐酒融合”本身是伪命题,因饮酒与用餐天然结合,关键在于如何深化场景联动。他坦言,当前“吃豫菜、喝豫酒”的融合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行业长期深耕。
  
  作为豫酒龙头,仰韶酒业集团党委副书记、营销公司总经理郝惠锋分享了实战经验,在“吃豫菜、喝豫酒”方面,仰韶也在积极行动,他指出,仰韶今年的数据在增长,就是源于对餐饮渠道的重视。仰韶通过宴席场景的“餐包酒”模式,在洛阳单场实现200万销售,其成功源于“6个专”策略:专区陈列、专属包间、专用餐具、专用酒具、专用餐品、专用祝酒词及诗词背景。
  
  河南金辉酒业创始人、董事长池金清从渠道角度提出,越是高端的酒水,越是由餐饮渠道消费,酒企应感恩餐饮渠道的培育作用。他认为,餐饮在卖酒方面更有优势,有足够的时间与消费者深度互动。面对餐酒融合的未来,他指出,酒企需摆脱对大品牌的依赖,并强调酒商涉足餐饮需谨慎,需匹配足够的厂家、资源支撑。
  
  对话最后,蒋会长总结强调:在尚未形成足够的资源支撑时,酒企应当专注酿造品质,餐饮企业应当深耕美食体验,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才是推动餐酒融合健康发展的最优路径。
  
  02 酒旅融合对传统酒业的赋能——传统酒业如何借力文旅破圈?
  
  从酒庄观光到工业旅游,从非遗酿造到体验诗酒夜宴,酒旅融合正成为文化传承与商业价值的双赢载体!
  
  在“酒旅融合对传统酒业的赋能——传统酒业如何借力文旅破圈?”对话中,中国新营销研究专家、赣风传媒首席专家唐锦华指出,酒旅融合的核心,也就是最终目的在于提升品牌的关注度、知名度、美誉度和信任度。他强调:“酒旅融合需要长期投入和系统运营,企业切忌盲目跟风。与其追求创新,不如先夯实基础,把基本功做到极致的企业就能超越99%的竞争对手。”
  
  中国白酒国家特邀评委、珍酒李渡集团副总裁、国宝李渡总经理汤向阳则提出了“长期主义”的观点:“如果说餐酒融合解决的是拉动消费问题,那么酒旅融合就是酒企提升品牌、品质的长期主义。”他分享了李渡酒业的“沉浸式体验”模式,强调成功关键在于四点:坚守“让酒好卖”而非“把酒卖好”的指导思想、深度绑定品牌核心文化基因、消费过程要以高品质支持、打造具有仪式感、参与感的酒旅融合体验。
  
  酒业公益品牌酉贤创始人、酒业观察家和培训专家吴勇分享了在酒旅融合方面要向贵州学习,“从卖酒到卖生活方式”这一最高营销概念的提出,实现了贵州白酒从技术信仰到环境信仰的转变。而我们要打造“黄河酒文化专线场景”,就要将黄河的特性打造出来,将黄河流域的精髓做出来,并着重特别强调文化沉淀的重要性,他讲到,把文化当做长期主义来做,一定会有很好的收获。
  
  郎酒庄园是郎酒“极致三品”战略的载体之一,最终由郎酒庄园得到体现。四川郎酒古蔺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勇军指出:“我们用了20年时间,才初步建成郎酒庄园,目前还在不断优化中。”因此,酒旅融合的打造不仅要“各美其美”,还要循序渐进,并指出酒企做好酒旅融合打造中的“四要”:要找准核心定位做到差异化、要做好品质的底子、要强化品牌感知,给消费者带来好的心理感受、要因地制宜,逐步推进。
  
  河南蔡洪坊酒业总经理王永华则展示了区域酒企的突围之道:“我们依托中原文化与淮河特有的微生物群打造出了独属于蔡洪坊的兼香型白酒特色,文化产业园去年接待游客近6万人次,正在申报4A级景区。”印证了中小酒企通过文化深耕同样可以实现价值跃升,为中小企业的酒旅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范本。
  
  论坛最后,熊会长强调,企业应当立足自身文化基因和区位优势,精准把握差异化定位,将“酒旅融合”作为战略发展路径中的一个选择点,使其成为企业多元化发展版图中的组成板块。
  
  03 融媒体与AI大背景下——酒业的传播之道,传播如何破局?
  
  DeepSeek的横空出世,引发全球关注。
  
  AI赛道空前繁荣,对于置身其中的中国酒业而言,也正在经历一场“破次元”的产业变革。从产品研发到生产优化,从个性化定制到品牌营销,人工智能的应用正逐步深入酿酒行业的各个环节。
  
  在“融媒体与AI大背景下——酒业的传播之道,传播如何破局?”对话中,我们邀请到了几位酒行业的权威媒体来给我们做前沿分享。
  
  华夏酒报社社长、中国酒业新闻网总编辑吴贤国指出,酒企都在讲故事、讲文化,AI的使用将千年酒文化得以数字化、可视化,对酒业来说将是一场颠覆性的革命。他强调AI本质是工具而非创造主体,建议企业的传播推广要“善用技术工具,更要发挥人文智慧。”
  
  知酒传媒创始人、董事长向宁在分享时提出企业的传播要“先要码头,再要街头”,在短视频AI时代,最核心的变化就是内容的变化,内容一定大于形式!企业要先用“码头”建立起内容集散,再通过精准分发走向消费“街头”。他特别强调“人性比AI更重要”,只有有温度、有感受、有同频的东西才能更打动消费者。
  
  云酒头条总裁周晓以DeepSeek等AI工具为例,提出“喂养AI”的创新理念,他讲到:“我们不能去拒绝像deepseek和豆包这样的工具,而是要去喂养它,使其成为内容生产的增效器,给我们媒体来做更好地赋能,以更好的去服务我们企业。
  
  北京微酒传媒董事长黄磊讲到传播方式的变化带来传播逻辑的变化。在传播3.0时代,对品牌来说有两个重要:要持续高频地生产内容,从“质胜”到“质效并重”的高频次生产;要全员进行内容生产,从“专业团队”到“全员共创”的生态构建。企业要将内容生产视为战略工程,通过高频次输出保持品牌“可见度”,通过全员共创扩大“参与度”,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适配度”。
  
  论坛达成重要共识:融媒体与AI大背景下,酒业传播需要把握“技术赋能”与“人文智慧”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要积极应用AI、大数据等新技术提升传播效率,另一方面更要坚守“内容为王”的本质,通过有温度、有深度的传播建立品牌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
  
  在论坛尾声,四位媒体人用精炼的寄语为郑州糖酒会点赞:
  
  华夏酒报吴贤国称其“郑州糖酒会,消费风向标”;
  
  知酒传媒向宁建议“看内容上知酒,更要来郑州糖酒会上走一走”;
  
  云酒头条周晓强调“河南大市场,招商找瑞城”;
  
  微酒传媒黄磊则送上“郑州糖酒会再办200届”的美好祝愿。
  
  这些寄语不仅体现了行业盛会的价值,更昭示着酒业传播正在迈向技术与人文交融的新纪元。
  
  正如邢会长在致辞时所强调的“未来酒业的竞争不再是单一产品或品牌的较量,而是生态系统综合竞争力的比拼。”不论是餐酒融合、酒旅融合、酒业传播等都是为酒业赋能发展的场景和方式,我们应以开放的思维,积极拥抱酒业的融合趋势,推动中国酒业更高质量的发展。
  
  创新消费场景,是打开增量市场的钥匙;重构产业生态,是可持续发展的根基。“2025中国酒业新消费论坛”作为第35届中国(郑州)糖酒食品交易会的重头戏,不仅深度剖析了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更系统性地提出了破解增长瓶颈的解决方案,充分彰显了平台价值与引领作用。
声明:
①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②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 联系方式 邮箱:news@foodmate.net qq:1530909346 电话:0535-21221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