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就健康中国行动合理膳食行动实施两年来进展成效举行发布会(实录全文)
国家卫生健康委9月14日在北京召开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健康中国行动合理膳食行动实施两年来进展成效。
发布单位 | 暂无 | 发布文号 | 暂无 |
发布日期 | 暂无 | 生效日期 | 暂无 |
有效性状态 | 未知 | 废止日期 | 暂无 |
属性 | 专业属性 | ||
备注 |
主持人(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胡强强):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首先向大家通报8月份以来出台的卫生健康重要政策文件情况。一是联合人社部、国家中医药局印发《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遵循卫生健康行业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实践导向、科学评价,促进人才发展,尤其提出完善评价标准,破除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唯“帽子”等倾向,不把论文、科研项目等作为申报的必要条件,进一步完善职称评价方式、畅通职称评价渠道。二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联合国家中医药局办公室,印发《医疗机构投诉接待处理“十应当”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投诉接待处理,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投诉接待处理应当建立“一站式”投诉解决模式,建立畅通、便捷的投诉渠道,及时核查处理投诉,按时反馈处理意见,加强投诉的闭环管理。三是印发《长期处方管理规范(试行)》,旨在加强长期处方管理,推进分级诊疗,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规范》明确,根据患者诊疗需要,长期处方的处方量一般在4周以内,根据慢性病特点,病情稳定的患者适当延长,最长不超过12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加强长期处方用药的配备,确保患者长期用药可及、稳定。通过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满足慢性病患者的长期用药需求。四是印发《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年版)》,系统梳理脑卒中及相关病症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工作规范,旨在进一步做好脑卒中防治,提高工作规范化水平,减轻家庭、社会负担。以上是近期情况通报。
2019年6月,国务院启动健康中国行动计划,部署了15项专项行动,其中第二项就是“合理膳食行动”。两年来,合理膳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各地各单位也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形成一些好的经验做法。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将继续以“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健康的100年”为主线,重点向大家介绍健康中国行动合理膳食专项行动实施两年来的进展成效。
出席本次发布会的嘉宾有:
健康中国行动合理膳食行动工作组副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司长刘金峰先生;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女士;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先生;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魏新刚先生;湖南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许尚锋先生。
首先,请刘金峰司长向大家介绍合理膳食行动实施两年来的情况。
健康中国行动合理膳食行动工作组副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司长刘金峰:
吃得安全、吃得营养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内容,“合理膳食”行动实施两年多来,政府动员引导社会共建共享,人人参与践行的工作局面初步形成。具体措施和做法可以概括为“五抓一助力”。关于抓行动合力,成立了由卫生健康、农业、教育、体育等18个部委组成的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组建合理膳食行动工作组,指导成立省级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凝聚起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工作合力。关于抓政策规范,系统梳理评估我国在营养整体规划、产业发展、人群营养政策等方面制定出台的政策,分析实施难点和薄弱环节,不断完善实施合理膳食行动的保障措施。关于抓标准引领,针对全人群、生命全周期营养健康以“一老一小”为重点,组织制定肥胖儿童饮食行为干预、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等标准指南。修订食品营养标签标识等相关标准。关于抓试点示范,针对外出就餐、营养健康风险和问题,广泛开展营养健康餐厅、营养健康食堂、营养健康学校的示范建设。搭建区域性营养创新平台,加强各地营养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关于抓知识普及,推动全民营养周“520”中国学生营养日等活动的常态化,组织营养健康知识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商超、进乡村活动,贴近百姓开展营养健康知识普及。同时我们助力疫情防控,推动营养支持应用于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康复,对新冠肺炎患者、一线工作者和社会公众分别提出营养膳食指导,助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谢谢。
主持人:
谢谢刘司长,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总台央视社会与法频道记者:
请问刘司长,刚刚您作了一些介绍,有一些问题要请教一下。在近两年合理膳食行动推进过程中,政府、社会和个人分别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目前为止居民的营养健康的状况有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善?谢谢。
刘金峰:
谢谢你的提问。我前面提到“五抓一助力”六项措施,这些措施的落实需要政府、社会、个人共同承担来完成的。比如从政府层面讲,主要责任聚焦营养健康问题,发挥政策引导、资源投入、推动落实的作用。比如把一些任务分解,明确到各个部门,我们会同教育部、体育总局,针对学生儿童肥胖问题开展“吃动平衡”方面的项目。再比如,我们会同农业农村、工业信息等部门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的地理标志,强化“双蛋白”工程等项目实施。再比如“五抓”中的试点示范主要靠地方,比如今天到场的黑龙江和湖南,开展了一些先行先试工作。这是从政府层面。
从社会层面主要是专业机构和行业企业,他们要做的工作,抓标准引领。比如企业应该严格执行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这样才能生产出符合营养和安全要求的食品,老百姓才能获得这样的食品。再比如行业学会、协会推广科普知识,在今年中国营养学会发起了“合理膳食百千万志愿者行动”,形成百名国家级营养科普专家、千名省级营养科普人才、万名营养志愿者组成的营养团队,来推广我们一些行之有效的适宜技术和知识普及。
从个人和家庭层面,积极倡导个人和家庭主动学习膳食科学知识,特别是要学会读懂标签标识。同时我们倡导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每一天、每一餐做起,带动家庭社区提升营养健康素养。
总体来说,通过政府、社会、个人的共同努力,应该说我们的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举个例子,比如已经脱贫的,也是国家卫健委对口扶贫的四个县,山西的大宁县、永和县,陕西的子洲县和清涧县实施合理膳食行动以来,当地老年人贫血率、孕产妇贫血率分别下降十几个百分点。从全国监测数据看,居民营养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定期测量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等健康指标的人群比例大大提升。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关于营养标签的问题。现在越来越多消费者养成看营养标签的习惯,但是在准确理解营养标签上的数字、概念上经常有一些疑惑,请问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帮助消费者读懂标签,选择适合自己的营养又健康的食品?谢谢。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
谢谢你的提问。食品营养标签的作用就是向消费者提供食品中的营养信息,消费者通过看营养标签来了解食品的营养特点,从而帮助自己合理选择食品。《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是针对工业化的预包装食品如何进行营养标识的强制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这个标准要求在预包装食品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中要列出营养素种类、含量及每种营养素的含量占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这个百分比就是反映食品中的营养素能够满足人体每日需要量的程度。
我拿了一个营养成分表的示例,大家在购买的预包装食品上都可以看到营养成分表,一列是反映营养素的种类、一列是每100克食品中各种营养素的含量、一列是NRV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营养素参考值不太好理解,通俗的来说,它就是每人每天每种营养素需要量的参考值。比如蛋白质的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是11%,表示摄入100克这个食品的蛋白质只满足了每人每天需要量的11%,这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还需要从别的食物中摄入蛋白质。这个《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强制性要求标识的内容目前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钠,对其他的营养素可选择性标识。
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在组织对《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进行修订,修订后新的标准对预包装食品营养信息标识提出了新要求。比如现行基础上增加了对饱和脂肪和糖的强制性标识要求,消费者通过看标签可以了解食品中的油、盐、糖的营养信息。此外,修订的标准还鼓励在食品包装的正面用文字或者图案形式对营养成分表里的营养信息做补充说明,便于消费者更直观地了解预包装食品中的营养特性。此外,考虑针对儿童青少年谨慎选择高油、高盐、高糖食品增加提示信息,提醒消费者合理地选择预包装食品。
针对餐饮食品,国家卫生健康委去年年底也发布实施了《餐饮食品营养标识指南》,该《指南》指导和鼓励餐厅食堂对餐饮食品里的能量、脂肪和钠进行标识,根据菜品特点鼓励对其他的糖及营养成分进行标识。
消费者购买预包装食品或者点餐的时候一定要养成看标签的习惯,通过看标签了解食品中的营养特性。比如血压高的消费者可能更多关注钠的标识,血糖高的消费者更多关注糖含量的标识,控制体重的消费者更多关注能量标识,通过看标签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食品,不断提升自己的营养健康水平。无论是修订《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还是已经发布的《餐饮食品营养标识指南》都体现了营养标签在合理膳食中的重要性,满足了消费者对不同食品的营养信息的需求,是有助于推动“三减”,就是减油、减盐、减糖的重要举措。下一步要调动各方资源,加大对营养标签的宣传力度,让更多消费者学会怎么看标签、怎么读懂标签,从而做到合理膳食。
谢谢。
新华社记者:
据了解现在各地正在推广营养健康食堂、营养健康餐厅的建设工作,请问我们怎样理解营养健康食堂、餐厅的概念,和普通食堂有什么样的区别?下一步能否尽快推广,全民受惠呢?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营养健康食堂建设指南》《营养健康餐厅建设指南》,可以科学指导餐饮业提升营养健康服务的供给能力。我们以往的食堂和餐厅,通常要求饭菜的口感要好,吸引我们消费者去食堂和餐厅就餐。但普遍发现,这些传统的食堂和餐厅高盐、高油、高糖烹饪的菜肴比较多。就餐者点餐的时候往往荤菜点得多、素菜点得少,存在一些营养搭配不合理的现象。而营养健康食堂、餐厅建设融入了众多营养元素和科学就餐的指导。比如要求配备专兼职营养指导人员,定期对食堂和餐厅负责人、服务员和厨师开展营养健康相关培训和考核。要求菜品的供应更加多样、更加符合营养均衡的要求。菜品也要求能够低盐、低油、低糖,突出健康烹饪理念。适量点餐,减少食物浪费。设立“营养健康角”,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营养健康食堂要求逐步建立就餐职工健康管理制度,结合每个就餐者的劳动强度、性别、年龄和健康状况开展营养配餐,提供套餐并公布带量食谱。营养健康餐厅强调提供优质服务,鼓励营养健康菜品的创新,推进对每一道菜品要有营养标识,要求服务人员对消费者给出合理点餐建议,并推荐“三减”菜品。
目前,鉴于网络餐饮交易平台点餐的日益普遍,鼓励在网络点餐的时候或者在外卖的容器上要标注标识营养信息,推动营养健康工作的落地。
正像这位记者所提的,营养健康食堂、餐厅建设丰富了餐饮的内涵,也改变了传统的食堂和餐厅仅仅是作为餐饮提供场所的局限,突出了营养为公众健康护航的作用。目前这项工作已经纳入到各省年度工作中,各地方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形成可借鉴推广的工作模式。比如可以做一些试点、示范工作等等。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老百姓营养健康需求是多样的,请问湖南省是如何提升居民营养健康素养,并且满足公众不断增长的营养健康需求?谢谢。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许尚锋:
近年来,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坚持以提升人民健康素养为重点,以不断满足公众对营养健康食品多样化的需求为目标,在“四加强”上做了一些探索工作。
加强工作引领,我委会同省教育厅、省市场监管局、省科协等部门全面开展省市县三级联动,充分运用省内知名宣传媒体平台深入开展年度“全民营养周”等主题活动,进一步强化了营养健康科普宣传的导向性。
加强需求导向,根据人们对吃得好吃得健康的新需求,我们积极组织开展营养健康科普知识进餐厅、进商场、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五进”活动,充分运用线上直播、抖音、微信公众号等网络传媒载体广泛传播。在做好有关知识普及的前提下,我们积极推出“我的营养早餐”“营养健康湘菜”等线上主题活动吸引公众参与,线上参与人数达一千万人次。
加强创新推动,我委将与省总工会联合在全省企业“百优食堂幸福职工”创建活动中开展营养健康食堂建设,创建活动将评出一百家营养健康食堂,推动营养健康科普宣传的落地落细。在宣传内容上紧贴生活实际,既宣传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核心要义,又科普当下疫情防控的“优质蛋白”、“科学分餐”等热点问题,并邀请名人助力,增强了公众参与性和获得感,提升全省人民健康素养。全省居民健康素养由2018年的14.8%提升到2020年的23.15%。
加强成果转化,一方面我们建立了由中南大学等高等院校和企业参与的科研团队,在加强营养健康食品科学研究的同时,组建了湖南健康产业联盟和灵芝产业创新联盟,加快推进营养健康产学研一体化的工作进程。例如,省茶叶集团开发了具有营养健康价值的新型品牌,灵芝产业联盟研发出富含多种营养成份的复合营养产品,满足了公众对营养健康食品的新需求。另一方面,我们正在筹建专门的区域性营养创新网络平台,将我们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产品展示等内容适时向社会发布与宣传,引导公众合理膳食,营造合理膳食的新风尚。
谢谢你的提问。
健康中国观察记者: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高盐、高糖、高脂等不健康饮食是引起很多疾病的危险因素,请问黑龙江省在减油、减盐、减糖方面作了哪些工作?让居民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有效预防疾病?谢谢。
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魏新刚:
感谢这位媒体朋友对黑龙江省合理膳食、科学饮食,减油、减盐、减糖“三减”工作的关注。“三减”是对高油、高盐、高糖“三高”的不良饮食习惯最有效的干预手段。黑龙江省从2014年开始就开展了这项工作,特别是2019年以来,国家开展了“健康中国行动”。我们省委省政府充分利用黑龙江省寒地黑土绿色有机食品大省的优势,将合理膳食、科学饮食“三减”工作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加以推广。
去年7月,我们和国家卫健委签署了合理膳食合作协议,把“三减”工作作为重要工作内容纳入其中。从省级层面成立了黑龙江省“健康龙江行动”推进委员会和国民营养指导委员会,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省级财政近几年投入了专项预算资金10380万元。工作中我们边宣传、边建设、边推进,培育了4万余名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开展营养健康素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会同省级多部门评选出省级营养健康示范学校、示范食堂、示范餐厅、示范小饭桌,指导餐饮业探索健康“三减”烹饪新模式。在各大超市、商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发放限盐勺、控油壶和健康腰围尺等健康用品,让大家掌握更多合理膳食知识的同时,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改变以往好酒、喜油炸、烧烤食品的不良习惯,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注意预防疾病发生。
通过几年努力,我们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一倍以上,人均油脂摄入量下降16.4%,人均饮酒量下降18.2%,食盐摄入量下降30%,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高发态势得到了有效控制。
谢谢。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合理膳食行动提出每万人配备一名营养指导员,请问现在营养指导员队伍建设成果如何?开展了哪些工作?谢谢。
丁钢强: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近年来,我国居民营养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仍然面临着营养不良的负担,营养相关慢性病快速增加,营养健康生活方式尚未普及等问题。为提升居民营养健康素养、改变公众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我们需要打造一支专业的营养服务队伍。营养指导员作为打通国民营养健康素养“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是营养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营养指导员是经专业培训掌握基本营养健康理论知识和技能,并通过一定程序的认定后,面向公众提供营养相关咨询、指导与宣教等服务的专业人员。以合理膳食行动中提出的“每1万人配备1名营养指导员”为目标,实行定向定量的原则,以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托幼机构、中小学校、养老院等社会公共服务机构中从事营养指导工作的人员为主要的培训对象,逐步扩展至体育健身、食品企业、餐饮业等从事营养管理的人员。鼓励志愿者和家庭中掌勺的人员积极参与,组建形成全国营养指导员这样一支队伍。面向公众提供的营养服务包括膳食营养状况的分析、膳食营养评估与指导、营养配餐或食谱设计,营养健康科普宣传,推广“三减三健”等适宜技术,人群营养干预与改善等。
营养指导员是我们社区和基层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对于重点地区、重点人群不健康饮食结构的合理化调整,营养健康支持性环境的建设,营养健康食堂、餐厅的创建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谢谢大家。
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
老年人群和儿童青少年的营养干预对我国居民的营养健康水平有很大影响,请问黑龙江省对于居民“一老一小”膳食摄入和饮食营养干预有哪些具体措施?谢谢。
魏新刚:
谢谢你的提问。“一老一小”人群营养健康对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至关重要,这也是我们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需要进一步加强。在老年人营养方面,我们根据龙江地域特点、饮食习惯,分三个年龄段编制了老年人健康营养食谱,提出了营养食品多样化、吃喝动平衡、必要营养素的补充等六条建议,重点预防老年人消化、吸收、代谢等功能衰退造成的营养不良,减少老年人患病风险。我们还针对老年人的慢性病开展了临床营养干预,核心是降低老年人群慢性病的并发症,也促进现有的慢性病逐渐好转。
在儿童青少年营养方面,我们积极推进贫困地区儿童营养项目计划。2015年开始,从12个贫困县,扩大到34个贫困县,实现了黑龙江省贫困地区的全覆盖,累计受益儿童22.6万名。截至2020年底,贫困地区儿童贫血患病率较2015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我们还发布了《黑龙江省中小学学生餐营养指南》,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建设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的健康食堂、示范餐厅。我们针对因营养缺失所致的特殊性疾病进行特殊食品干预,比如,针对苯丙酮尿症患儿,我们先后通过医疗救助基金和医保支付方式为其购买特殊食品,实行专项救助行动,提高患儿生命和生存质量,大大减轻患儿的家庭负担。
此外,我省结合营养创新建设平台,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利用我省大豆蛋白、奶蛋白优势研究开发适合老年人群、儿童人群的健康食品,也发挥我省婴幼儿配方食品第一大省区位优势,为儿童青少年营养健康贡献龙江力量。
谢谢。
中国家庭报记者:
我们关注到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新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国家标准》,请问修订后的标准做了什么调整?
李宁:
谢谢你对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的关注。婴幼儿配方食品是没有办法进行母乳喂养的婴幼儿最重要的、甚至唯一的营养来源。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是婴幼儿配方食品安全和营养的重要保障。国家卫生健康委近年来一直在组织婴幼儿配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修订,旨在以标准为引领,不断提升婴幼儿配方食品的质量和品质。
新国标已于今年2月22日正式发布,基于全球最新的科学证据,特别是对中国婴幼儿的营养研究结果,对婴幼儿配方食品里的一些营养素指标进行了修订。一方面,对部分营养素的含量范围,如最小值或最大值作了一些调整。另一方面,将一些营养素从原来的可选择成分,调整为必需成分。修订后的标准能够更好地满足婴幼儿的营养需求,特别是对营养素含量范围的调整,对生产企业的原料控制、配方设计和过程管理等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除了婴幼儿配方食品外,婴幼儿辅助食品也是婴幼儿的重要食物和营养来源。6月龄后的宝宝开始添加辅食,针对辅食国家卫健委也有制定婴幼儿辅助食品系列国家标准,目前这些标准正在组织修订,一方面对食品里的营养素含量作了调整,调整后更适合婴幼儿营养辅食的摄入,另一方面对标准范围作了扩展,能够涵盖更多的产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更多安全、营养、便捷和多样化辅食的需要。
总体来说,标准修订对行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婴幼儿食品品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谢谢你的提问。
凤凰卫视记者:
此前国家发文件要求食品安全坚持“四个最严”,其中包括“最严谨的标准”,怎样理解最严谨的食品安全标准呢?又怎样保障民众“舌尖上的安全”呢?
刘金峰: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针对你提到的问题,我从两个方面解读一下,一方面是对食品安全标准的理解,一方面是“最严谨的标准”的内涵。
大家很清楚,关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在食品安全方面,卫生健康委的主责是制修订食品安全标准。通俗讲食品安全标准的作用在于将普通消费者无法判断的食品安全风险,转化为容易读懂的安全信号,明明白白的风险警示,这是对标准的基本理解。再进一步说,食品安全标准是防范风险的预防性措施,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应该是安全的。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行为是违法的,应该受到处罚。换句话说,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性的。
什么是“最严谨的标准”呢?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体会到,从程序上要规范、透明,从指标上要科学适用,要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为依据,要符合中国国情和国际通行做法。可以从这几个层面理解“最严谨的标准”。
截至目前,已经公布食品安全标准1366项,涉及到2万多项指标,包括通用标准、产品标准、生产规范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四类标准有机衔接、相辅相成,从不同的角度管控食品安全风险,涵盖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食品类别、主要健康危害因素、重点人群的营养需求。从食品类别来说,覆盖了食品行业生产和居民消费所涉及到的初级农产品、加工制品等主要食品类别;从健康危害因素来说,现行标准覆盖了包括致病微生物、重金属、真菌毒素、放射性物质等控制要求,也包括食品添加剂、农药兽药残留等限量要求。从重点人群来说,婴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标准,涵盖了重点人群的营养健康基本需求。总体来讲,我们已经构建起从农田到餐桌,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举个例子,我国是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主持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承担着秘书处的具体工作,深入参与国际食品法典工作,体现了我们的标准工作水平和国际社会的认可。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主持人:
今天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合理膳食是保证健康的基础,也关系到千家万户和居民整体营养健康状况。今天发布会我们聚焦了健康中国行动合理膳食行动实施两年来取得的成效,以及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的好经验、好做法。接下来,我们还会就健康中国行动其他专项行动进展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欢迎大家给予持续关注。
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NicjCIgfD6IC-uDNf0zag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邮箱:law#foodmate.net(发邮件时请将#换成@) QQ:139307733